大儿子来沪后,白天帮人搞装修,晚上则和妻子做小吃生意,几年来一家人过得挺不错。好景不长,大儿子在2006年8月被查出患有癌症。当得知自己的大儿子得了绝症,老太太受不了刺激,突患中风,瘫痪在床。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家人。
媳妇刘凤文化程度不高。如今家有两个病人,还有孩子要读书,她便开始在外打工,借助一个月千元的工资维持母子基本生活,家里的积蓄都留着给丈夫做化疗。
为钱所困的刘凤想到了公公。公公每月退休工资有2500元,现在还有单位返聘,其收入尚可。虽然婆婆中风也需要照顾,但是和丈夫化疗所需的费用相比,刘凤觉得公公应该能资助点。老李一口答应了,毕竟那是自己的儿子,就算媳妇不开口,自己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刘凤见公公爽快答应,心存感激,于是,主动要求照顾病床上的婆婆。
转眼两年过去了,大儿子的病情每况愈下,老伴的情况也不见好转,老李的心情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公媳两人为了拿出全部的钱款该救治谁产生了矛盾。刘凤考虑丈夫才四十多岁,希望将钱用来全部救治他;但老李认为癌症已没有救治的希望,还是应该拿钱救治老伴。为此,公媳两人争吵不断。
一家人几经商量后,决定 “以房换房”。福建的房产过户给小儿子,老李补贴20万给大儿子在松江泗泾购买一套小居室,泗泾房产证上写孙子小文一人名字。
泗泾的房子买下后,老李夫妇和大儿子一家三口就住了进来。然后将九亭的房子出租补贴家用,租金公媳一人拿一半。癌症化疗后期,费用不断增加,但是老李坚持只肯把钱用来给老伴治病。刘凤便带着小文去求爷爷,但公媳两人一见面就吵架,小文救父心切,情急之下竟下跪求爷爷救救爸爸。老李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