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对于疑为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患者要在发热初期、发热前2小时或发热高峰期采集,对于已用过抗菌药物治疗者则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2.尿液:外尿道寄居有正常菌群,需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尿液中不能加入防腐剂。
3.粪便:对于传染性腹泻患者需三次送检粪便进行细菌培养。
4.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痰、通过气管收集的标本均可作为呼吸道标本;上呼吸道标本存在正常菌群,做病原体诊断时需注意。
5.脑脊液: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抵抗力弱,采集时需床边接种或保温送检。
6.胸水、腹水、心包液:这类标本含菌量少,需要采集较大量。
7.创伤标本:采集部位需要做清污处理,避免皮肤表面污染菌混入标本影响结果。
临床病原体检查方法 其主要手段包括:
直接显微镜检查:重要的基本方法,常作为初步诊断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特异性抗原检查: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但特异性是关键。如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胶乳凝集技术等。
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常为确诊的关键步骤,但常较费时。
核酸检查:近年来发展迅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如PCR、分子杂交、DNA测序等。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以辅助诊断。如肥达氏试验、军团菌抗体检查等。应进行双份血清检测,两次抗体效价相差4倍以上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