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本文旨在探讨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这种差异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法,本文发现城乡医保制度差异、管理体制不一致、医疗资源可及性等因素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这些因素不仅导致城乡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还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本文提出加强城乡医保政策衔接、统一缴费档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建议,以促进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公平利用,提升个体健康水平。
4\.1\.1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
4\.1\.2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4\.2\.1城乡医保制度差异
4\.2\.2管理体制不一致
4\.2\.3医疗资源可及性
4\.2\.4居民就医观念与健康意识
4\.3\.1医疗服务可及性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4\.3\.2医疗服务质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4\.3\.3医疗费用负担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__4\.4对策建议__
4\.4\.1加强城乡医保政策衔接
4\.4\.2统一缴费档次与保障待遇
4\.4\.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4\.4\.4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__4\.5结论__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旨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平等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然而,在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还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这种差异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国内外学者对医保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表明,医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减轻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然而,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等问题制约了医保制度的效果。此外,医疗服务利用差异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也备受关注。农村居民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服务可及性受限,健康水平往往低于城市居民。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医保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为优化医保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反映了该地区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便捷程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反映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医疗卫生物力资源的重要体现。由于城乡间人口数量差异也较大,相对指标比总量指标更为科学,所以选取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作为指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城乡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随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都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城市与农村的比值也由10年前的大于2.00逐渐缩小,但差异仍然显著存在。可由图1看出,城乡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长速度10年间几乎持平,但由于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起步水平较低,为缩小城乡差异,农村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速与城市相比应有明显优势,才能够实现医疗卫生体制均衡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城市与农村的医疗资源可及性仍具有较大差异,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显著差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享受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保障待遇不足等问题。为了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国政府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通过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平等化,促进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共享医疗资源、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其次,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2 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的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主要由个人缴费和单位补助构成,保障待遇相对较高,覆盖的医疗服务也更加全面。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则主要由个人和集体财政补助构成,保障待遇相对较低,覆盖的医疗服务较少。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城乡医保制度之间的不一致性,不利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一体化。
城市和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医保管理机构相对完善,医保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等方面较为规范。而农村医保管理机构则相对薄弱,医保政策执行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这种管理体制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城乡医保管理的难度加大,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医疗资源可及性是影响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着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就医便利。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就医不便等问题。这种医疗资源可及性的差异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显著差异。
居民就医观念与健康意识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健康意识和就医观念,能够积极寻求医疗服务。而农村居民则普遍缺乏健康意识和就医观念,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相对较少。这种居民就医观念与健康意识的差异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显著差异。
4.3 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
医疗服务可及性是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着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就医便利。这使得城市居民在面临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保障其健康水平。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就医不便等问题,这导致其在面临健康问题时难以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进而影响其健康水平。
医疗服务质量也是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着相对较高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先进性较高。这使得城市居民在接受医疗服务时能够获得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从而保障其健康水平。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医疗服务质量较低的问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先进性相对较低。这导致其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可能无法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进而影响其健康水平。
医疗费用负担也是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费用负担相对较低。这使得城市居民在面临健康问题时能够承担得起医疗费用,从而保障其健康水平。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医疗费用负担较高的问题,这导致其在面临健康问题时可能因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进而影响其健康水平。
针对城乡医保制度差异大的问题,应加强城乡医保政策衔接。通过逐步统一城乡医保制度,取消城乡医保差异待遇,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平等化。同时,建立城乡医保政策协调机制,推动城乡医保政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促进城乡医保政策的一体化。
4.4.2依据公平性原则同等比例统一缴费档次与保障待遇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过程中,应该逐步改变目前的平等筹资安排,采取公平筹资原则,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同等比例进行筹资,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居民在医保筹资方面的公平性。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收人申报制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不可能像职工医保筹资一样,实现按照每个人的收人标准为基数进行缴费,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仍然较大,在整合过程中,可以分别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作为基数,按照同等比例缴纳保费,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相衔接的机制。同时,加强医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
针对医疗资源可及性差异大的问题,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可及性。此外,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应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技能。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此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共享医疗资源、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还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因此,应加强城乡医保政策衔接、统一缴费档次与保障待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公平利用,提升个体健康水平。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柳灿灿. 缩小城乡差异视角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R].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1)
[3]李佳佳.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分配效应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刘惠娴.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23.
[5]李经纬,金枫.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综合效果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21, 37(21): 159-163.
[6] 朱坤, 张小娟, 朱大伟.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政策分析——基于公平性视角[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11 (03): 46-50.
[7]王保真, 徐宁, 孙菊.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质及发展趋势[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 2(08): 32-35.
[8]文洁.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的比较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 (15):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