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因为景公老板很羡慕学问,尤其佩服教授,不然能开大学吗:稷下学宫。
我们一直以来都把晏婴划在了孔孟之道范围里,其实,人家晏子还不干呢。因为晏子是兼有儒、法、纵横等多家学说的大师级人物,也很讲究实用,他瞧不起孔子。
一个一直在社会上流浪了14年,还找不到工作的职场人士如何让人瞧得起?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时候他有一个政绩就是维护了鲁国外交上的尊严,并要回了一块国土: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把鲁定公找来,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开会。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鲁定公带着孔子去了。孔子事先建议说要悄悄准备好兵马,结果把左右司马都带去了——这不是“礼”,而是孔教授借用的诸侯争霸的实用手段。这个办法很奏效,齐景公施威时,孔子当仁不让,因为鲁国有军队做保障,齐景公只好偃旗息鼓,最后还送还了一块土地示好。
这个政治上的小成绩其实还是靠实业靠具体实务取得的,或者说,孔子是嘴里说着礼仪道德,手里做的是人家兵家经济家外交家们的惯常伎俩,说是学人家的也不为过。
他真正的东西是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小国寡民的主张,以推崇周礼,强调统治秩序礼法,进而达到驯化万民普天同庆的大和目的。
那个时候,大国忙于争霸,小国面临危机,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谁会理会这些无用的论调呢?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接了一箩筐的白眼。
孔子晚年整理的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贡献不小。孔教授一生没有亲笔写过一本书,但他是编辑的祖师爷。眼光也独到,这些书很经典。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们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还分了好几拨,有名的就有八个,孔子成了儒家学派公认的创始人。
不过后世儒生却是越来越脱离社会实践,变得空谈妄议,搬弄经文,动辄引经据典,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大顽疾——如果不是汉武帝非要用儒家的“入世”思想来抵制老子的“消极无为”论调,从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在中国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儒家不会占据重要的历史位置,中国也不会如此喊着“礼仪文明”而被列国欺辱,应该很难形成这种本事不大却自以为是的大国封闭意识。
当然,有些教条和孔教授没关系,比如那个“忠君思想”,原来孔老师的意思就是为人做事对朋友要忠诚、诚信。
后来被篡改了。董仲舒还把韩非子的关于制度秩序的最早说法演变成为害人不浅的“三纲五常”。还拉来一个大腕明星当了旗手——孔子。
多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儒生们,在社会变革面前,其实只是一群迂腐无用的道德先生。如李白诗中所云:“问以经济策,盲如坠烟雾”,就是指的这些宝贝。
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他不会把握一个度(不过据说老秦同志没做那么绝,是后世儒家蓄意夸大了)。
孔子是积极入世的,也想着做个CEO的,他还很自信,说国君如果用他,三年就大成。其实他不懂得东西太多,不务世事,如何治国安邦呢?他真的天真地以为解决了意识形态的问题,人民就会为国效力,就会安于现状,国家就会安定富强,有些小孩子过家家的天真无邪意味。他是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孔子的实用之处在哪里?教育:教书育人、修身养性、文化道德。
但是作为职场人士,孔子是失败的,一辈子颠簸流离,自身才华得不到重用,也不能救国安民,强国安邦,但是作为教育家,他是成功的,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价值观是伟大的,愿景与思想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合适时宜的,更是抱残守缺的,因此混的如此差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