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宁静的那个夜晚,一个叫做帕累托的外国老头儿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80%的社会财富被20%的人所拥有,而其余80%的人只占有20%的财富。
经济学中这种不平衡性,后来被总结概括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拿来说事的“8020”法则。也称为帕累托效应、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二八定律、重点法则等等。
简单讲,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可以让你从事倍功半的“地狱”跨越到事半功倍的“天堂”。但如同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8020”法则也不可能万试万灵、包治百病。
对其无限制的滥用,很容易产生狭隘与偏激,这已成为当今许多中国企业的隐含之伤、致命之症。
在决策者看来,管理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了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在中国的企业界,持这种观点的恐怕不在少数。只是,各位看官请慢,现实中,企业的主要矛盾真的只有一个吗?
实际上,稍微有一点管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企业净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源增加销售业绩,二是节流降低成本费用。
企业成本费用具有一定刚性,不可能无限度压低。如果不能保证开源,那么节流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在这里,主要矛盾不是决策者想像中的一个,而是两个,并且二者之间具有连带关系。开源与节流,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在中国企业中,滥用“8020”法则,就容易形成这种顾头不顾尾的“鸵鸟思维”。
当企业用“大跃进”式的狂热“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时,常常尴尬地发现要么怎么做也做不好,要么做好了却对全局利益损害更大。
“8020”法则是否可以包打天下、包治百病?关于这一点,西方的学者们其实早有不同看法。在全新的商业模式下,许多IT企业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的20%“优质客户”,许许多多原先被忽视的客户,由于他们数量惊人,成长潜力巨大,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足以让企业挣得盆满钵满。
以占据了Goo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这些群体的价值按照以往的观点简直不值一提,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一举奠定领先格局。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虽然从普遍性上看,“长尾理论”不如“8020”法则覆盖面更宽、更为广泛。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8020”法则并非放之四海皆准,有其相对性和局限。两种主要矛盾是“五五”的关系,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对两个方向的关注要赋予同等精力。
对于所有困扰人们的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极少数问题,是由几种甚至几十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这用长尾理论可以解释。这时候我们事无臣细,哪一点照顾不到都不行,只能通过量的积累带来质的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式的问题。
还有少数问题,是只有一种因素造成的,这用“8020”法则解决更为恰当。这时候我们只要抓好一个关键环节,其他问题实际无关大局。可以简单概括为“抓大放小、有舍有得”式的问题。
但更为普遍的问题,是由那些两种互相影响的因素造成的,这时就候需要辩证的思维,需要用“双变量规律”去解读,单独做好哪一方面都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做好了这一项,会使那一项变得更差,形成“跷跷板”式的按倒葫芦起了瓢,那么“和谐发展、与时俱进”就成为最好的解决方式。
“80/20”原理对所有人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