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峰:1997年3月建立了苏州柳新集团,直至2006年2月一直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苏州柳新集团是亚洲领先的个人劳保用品生产企业。
2005年7月注册成立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3月份投产75兆瓦生产能力,预计产值达8亿。今年6月1 日,赛维LDK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
2007年10月8日,《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大陆40富豪榜公布,榜单前十名富豪大多分布在房地产业,而来自太阳能行业的江西富豪彭小峰首次冲入榜单就排名第六,身价达到亿美元。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
工厂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经济开发区,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及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彭小峰是胡润百富榜上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2007年,32岁的他以400亿身家排名百富榜第六,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事实上,30岁之前他已身家过亿,不过,30岁这一年,他舍弃了从事已久的传统制造业,改行从事在外人看来是高科技的太阳能发电行业。
舍命一搏,而立之年的彭小峰梦想让自己的企业有朝一日与微软、英特尔齐名。 三十岁前挫折换教训 1997年,22岁的彭小峰怀揣赚学费出国留学的梦想,只身前往苏州创业。
不曾想到的是,一步一步走到了另一个目的地。彭小峰与朋友合影(5张) 最初,依靠之前在江西吉安外贸进出口公司3年的工作积累,彭小峰从老客户手中获得订单,做进出口代理。
短短数月后,从贸易转向实业,创立了苏州柳新集团,在苏州自己生产手套,并一路从针织手套、化工手套、各种材料手套,扩展到各种服装、眼镜、口罩…… 2004年,创业7年后,彭小峰旗下企业出口额超过10亿元,员工膨胀到近万人,完成了从2万到上亿元的资金积累,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劳保用品生产企业。"创业,一定要从门槛进入低、资金需求小的行业介入,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彭小峰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李嘉诚开始是做塑料花,王永庆开始卖大米,成功之后再介入难度大的行业。"
他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创业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反光背心由畅销到挤压的教训让彭小峰一辈子都忘不了。2002年,彭小峰出差去欧洲,他了解到欧洲正酝酿修改交通安全法——将反光背心列为汽车随车标准配备,以保障驾驶人夜间下车巡视车辆等情况时的安全。
获知这一消息后,彭小峰让工厂立即作好了生产准备。"当时立即想到这个市场非常大",善于抓住市场机会的彭小峰说。
2004年,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率先实施这一要求,国内其他企业尚未有所反应,彭小峰的货已经开始销售,迅速占领30%的市场份额。当年,彭小峰的公司年出口额达到了1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彭小峰工厂里的反光背心开始积压,售价越来越便宜,逐渐从40-50美元/件降低到后来的10美元/件,并花费了3年多时间才将库存全部售出。
仅仅这一个产品,就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开始没想到这产品只有在汽车突发情况下才需要,而且每个汽车一辈子可能只要配一件。"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没完没了,"回忆当初创业的挫折经历,彭小峰说,"无论如何,经验的积累是慢慢沉淀的,无论成败都是学习。" 找到终身可以做的项目 003年-2005年,彭小峰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从传统劳保制造业改行高科技太阳能发电行业,这与反光背心的教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刚做反光背心,一直关心欧洲的立法,了解到欧洲正对太阳能发电方面进行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发展到无限大的机会,这正是我要找的可以做一辈子的项目。" 2004年前后,尚未到30岁而立之年的彭小峰,年轻无畏,把苏州工厂交给父母打理,一个人开始为期两年的对太阳能行业的市场调研。
"静下心来了解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彭小峰说,"也了解了应该找谁来帮助自己一起完成这个事业"。 2005年,彭小峰启动资金5个亿,开建太阳能产业——目前的江西赛维,而早在建厂之前彭就已经确定了高管的名单。
在此之后,到2007年6月上市之前,佟兴雪、朱良保、邵永刚等一批当时各自行业里的顶尖人物先后被他挖来。 "没一个好请的,都很牛的,特别难请",说到组建目前这支国际化的团队,彭小峰颇有感触。
"我是犹豫了半年左右后决定加盟的",邵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邵与彭小峰是EMBA的同学,时任国泰君安证券管理董事,有长期投行业务经验。
地方政府借给他2个亿 迄今,关于彭小峰2005年创办江西赛维的故事,无论是其本身舍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道高科技,还是将行业高手悉数笼络到江西新余,往往被冠以奇迹、神话之类的标签。 有一件事令人们赞叹的同时,也有人猜测他与当地官员的关系——政府为何能在其创业时借给他2个亿? 2005年春节刚过,在江西吉安老家过完年的彭小峰赶回苏州参加商业谈判,但在新余境内因雪天路滑,开的宝马车与一辆大卡车刮蹭。
有一面之缘的新余市经济开发区区委书记吴建华帮其找车,彭小峰赶回苏州谈判。新余政府官员的亲商、高效给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