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3月19日将每年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00年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2013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07年,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CRRCD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出席人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总助理、Catherine Le Gales-Camus医生以及中国各高层领导。
这次会议除了达成“北京宣言”:创立“国际爱耳日”(为促进全球听力保健的行动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作准备)。每年国际爱耳日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其开展大范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
后来,国际爱耳日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如:Sound Hearing 2030,CBM,Hearing Conservation Council和国家所提倡,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越来越多成员国开展了爱耳日的主题活动。
2013年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该主题采用了我国当年“全国爱耳日”的活动主题。
2014年的主题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儿科保健做起”。 [3]
2015年的国际爱耳日的主题是“make listening safe”,译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2016年的国际爱耳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
2020年的国际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持听力,终生受益
2021年的国际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护耳小技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
我国爱耳日被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1998年,经中国残联、原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0年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
2007年,由中国残联、原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建立国际爱耳日的倡议。中国残联负责人表示,国际爱耳日的设立是中国对全球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估计数字,全世界3.6亿多人有听力残疾,中国有听力残疾人2054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