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之道》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8.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5.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孟子》
1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1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24.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说苑·反质》
2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7.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卷十三·别通篇》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0.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3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32.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3.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抱朴子·外篇·博喻》
3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将苑·卷一·将骄吝》
3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36.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
37.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内篇·袪惑》
39.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40.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42.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中说·卷三·事君篇》
4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44.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4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47.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4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49.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5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永州八记》
5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
55.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柳宗元《黔之驴》
56.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7.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韩愈《祭十二郎文》
59.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0.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6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6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8.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9.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苏轼《书戴嵩画牛》
7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7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
7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74.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
7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6.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77.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心术》
78.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苏洵《辨奸论》
7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8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8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
84.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
85.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刘基《苦斋记》
86.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姚鼐《登泰山记》
87.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88.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臣》
89.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90.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9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93.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蒲松龄《促织》
94.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魏禧《大铁椎传》
95.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96.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家训·全文》
97.所谓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日知录·卷三》
98.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卷四·促织》
99.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朱子家训·全文》
100.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