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做的事情。我们中国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还不够。
在我们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我们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据网上调查,北京现在每人每年产生约440公斤垃圾,城市每年产生约400万吨垃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垃圾被运送到北京周边的郊区,在北京周边形成了4500多个垃圾场,占地1万多亩,形成了所谓"垃圾围城"的可怕景象。更糟糕的是,所有的垃圾都是未分类的。经过30多年的渗透和挥发,这些未分类的废物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未经处理的垃圾污染空气、土壤、水等人类生存环境,具有持久性和灾难性。未分类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未分类垃圾产生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后,可引起重金属中毒等神经和功能性疾病。中国环境污染导致的患者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的最终出路。垃圾分类回收最终创造了一个没有垃圾的社会,一个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系统。现在中国垃圾收集系统的重建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转型相结合。也就是说,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回收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逐步作为一个行业,由市场和企业来完成。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也应在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主要行使制定规则和实施管理的职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急剧上升。1995年,中国环卫部门清除的生活垃圾超过1亿吨,是1979年的4倍。仅北京每天就产生12000吨垃圾。这些废弃物通常露天堆放或送往农村填埋,不仅侵占土地,污染水体,还消耗了所剩无几的地球资源。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公害。
面对如此严峻的垃圾污染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垃圾处理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垃圾分类,从我开始。
垃圾分类不仅可以使有害垃圾尽可能远离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负担,甚至可以将垃圾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再利用。
让我们一起行动吧,把身边的垃圾分类,天是蓝的,河是清的,地是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