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4.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g焉。
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6.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7.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0.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3.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4.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7.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3.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6.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7.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8.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29.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30.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34.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r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35.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7.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6.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8. 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55.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56.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58. 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62.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63.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64.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6.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7.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68. 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70.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1.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74.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75.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79. 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82.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