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省今年候鸟迁徙特征,全省统一监测时间为3月10日-5月15日。在春季候鸟迁徙期间,要求每周进行二次(周一、周五),各地根据候鸟迁徙监测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监测时间。
主要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进行候鸟监测。大、中型珍稀濒危鸟类采用直数法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其余候鸟适时使用估数法进行监测统计。
1.陆地鸟类监测点线布设
陆地鸟类监测点一般布设在林区、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沿林缘、溪流、峡谷、豁口、山区和平原过渡带、大型山峰或山系交汇地带布设巡查线路。
平原鸟类监测点一般布设在鸟类栖息、觅食地,沿湖区周边开垦的稻田区、河谷地带、分布在开阔地的森林灌丛、丘岗地次生林、村庄、其他鸟类常见聚集地布设巡查线路。
2.湿地水鸟监测点线布设
自然湿地一般沿湖泊岸线、沼泽滩涂、自然水域、江河水道、河口洲滩、季节性泛洪地、其他鸟类常见聚集地布设巡查线路。
春季候鸟监测前应对各调查地点进行预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初步了解调查地点的地形,地貌以及候鸟的分布和活动规律等,以利于调查地点、观测分区的划定以及调查方案的制定。
1、种群数量:某调查地点内所有观测分区记录到的某种候鸟的数量之和即为该候鸟在该调查地点记录到的种群数量。
2、受威胁状况:以调查地点各监测分区、点位受威胁因素事实为基础,对调查地点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受威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栖息地面积:根据栖息地实际地形,确定某种候鸟的栖息地类型。某种候鸟出现的所有类型的栖息地面积之和,即为该种在此调查地点的栖息地面积。
4、影像资料:每一监测点均应有水鸟实体照片;每一新记录、新分布的照片不得少1-2张,每一新物种的照片不少于有4张;照片应在野生自然状态下拍摄获得,图片清晰、鉴别特征明显。
以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作为依托,各国家、省、市保护区协同开展此次监测。发动全省力量,在全省范围开展春季候鸟监测工作。
各国家级、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各国家、省、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此次候鸟监测工作。
1、对各自辖区内候鸟迁飞通道、迁飞停歇地、繁殖地等主要分布区和集群活动区域划定相应监测责任区,做到监测无死角,做好巡查监测记录,防止出现遗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