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资源需求,也要考虑资源成本。我们通过资源日历确定了团队成员参与项目的时间,并对他们的工作负荷等进行了评估,保证项目成员能够全力投入,不浪费人力,不窝工。原创提示:本文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北大磊哥】账号下,关注我,每周分享良心干货!
另外我们还从公司人力资源部那里拿到了每个成员的人工费率数据,以备赶工时使用,看是否有可替代资源等。在项目执行时,当出现成本超支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人工费率数据调整可用资源,进而控制成本,确保成本基准不受影响。在成本未超支的情况下增加优质资源、加班等方式完成因个别项目组成员请假造成的进度延迟。
在组织手段上,针对项目实施的不同人员,进行目标分解,制定成本目标和控制职责,保证目标责任到位,提高项目组成员的成本意识。在经济手段上,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对项目组各成员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除了以上这些管理过程,我认为还要做好变更和配置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用户需求、政策导向或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导致变更不可避免,但我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管理,并未导致项目范围有较大变动。同时也必须做好配置管理,否则容易造成版本混乱,权责不清。我们团队专门设置配置管理员,对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配置状态审核等工作,保证配置项版本的统一。
经过我们团队不懈的努力,该项目于2021年1月通过水利部门的验收,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办公水平,同时也获得了河流沿岸相关关系人的积极评价。本项目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总结这次管理实践经验,我认为做好项目管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调动相关关系人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源和成本管理意识,前期做好培训工作,定期进行监控检查。
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结合实践的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大量正确的事情,我在多个过程中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在项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实践,使得人力与成本能够相互兼寳、促进,但在涉及到人力与成本的变更时有所不足,我优先考虑满足业主方提前完工的诉求,应该从资源成本优化的角度去考虑,能够形成更好的变更方案。对此,我都形成经验总结补充到我司知识库,以备参考学习。
在之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将不断地学习充电,多于同行交流心得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数据化浪潮中争取为我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