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航业内外普遍存在着对交通运输教育的轻视和误解。
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交通运输专业管制、签派培养方向,在现行高等院校入学体制下,难以选拔和培养出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民航交通运输专业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困惑,长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和重理论轻实践两种倾向。
该文以职业问题、教育问题为脉络,通过揭示问题的冰山一角,唤起读者思考;呼吁建立民航交通运输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努力探寻其改革方向。 关键字:交通运输;空管;签派;职业教育 正文 无疑,中国民航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对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民航高等教育也正在实施大规模扩招、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规划。
在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民航交通运输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交通运输职业问题浮现 交通运输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门统一要求规范的专业名称,事实上各高校一直按民航职业分类分为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等几类专业方向进行培训,近年来管制、签派专业有互通倾向。
此培养模式总体说来保障我们民航业发展所需大量人才。但就用人单位而言,或者说教育培训产品的最终客户,其每年引进的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毕业生总感觉存在以下几类问题:难以胜任管制、签派工作;专业面太狭窄;进入角色慢,需要1-2年时间才能初步胜任;与实际较远,需要较系统的岗前培训和初始培训;部分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根本不感兴趣;部分人在其工作二至三年以后产生职业怠倦。
案例1:交通运输,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笔者在某管制中心进近管制的一位同学有一个徒弟,工作和学习态度不可谓不努力,可指挥起飞机来总是漏洞百出。
此人写得一手好诗,对管制工作而言却不是很适合。 某航空公司签派室,一些停飞改签的员工、文科改签的员工成为岗位主体,不少员工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能力。
问题的形成固然有用人体制、人才引进机制上的原因,但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在教育。中国民航处于高速扩张期,如果不对交通运输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未来中国民航的发展,甚至威胁到航空安全。
2.现有交通运输教育弊端明显 2. 1尴尬的交运职业,尴尬的交运教育 民航业内外,飞行员是一个备受受关注的职业,这固然是对其职业的尊重与认可,但对空管、签派职业的忽视却折射出计划经济的思维——落后生产力,使得会飞就好。当然这也和以前职业生涯的单一性有关,和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的单一性,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高度计划性有关。
在习惯上,飞行学员因身体、心理、技术等原因被淘汰后,往往可以不加甄别就转入交通运输专业学习,对此无人提出异议。但这是否对其他渴望获取教育资源的学生是一种不公平?笔者呼吁:交通运输专业不能成为停飞学生的接收站。
在此前提下,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感觉不到职业自豪感。甚至在普通高校那种各专业学术平等汇集交流的氛围也没有。
相反,有的是计划经济思维:飞行老大,乘务老二,空管老三…… 别说10年前进大学,就连今天都还有人问:你是不是修飞机的。没飞行好,可能伙食还不错,有飞行员剩下来的!当然,社会环境包括舆论氛围都使人们对民航交通运输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人们惯于认为:飞行员身体好,乘务员形象好,那么管制员、签派员呢? 对职业认识不够,吸引力没有建立,甚至总有一些人藏着这样的想法:"身体不够民航I级标准,考不上飞行员;形象比较困难,当不了乘务员;又想在民航混口饭吃,所以当了管制员或签派员。"事实上,确有一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就是这样通过高考体制进来的,难免让人有些丧气。
案例2:职业自豪感在哪里? 笔者空管毕业后,暂时改行做了签派,对生活尚有憧憬。"唉,可惜了。
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已经做了几年男乘了。可惜你读了大学了,要不然可以做空乘。"
我只觉悲哀:那么严格入学、系统培训、能力出色的空管毕业生在一些人眼里分量不足?我这大学不该读? 转眼6年过去了,笔者也成了签派监察员。现在各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快速扩张,飞行员急缺。
不断传出有空管员、签派员因待遇问题改飞的消息。我一同学也表达了类似意愿。
"你都29了,还考什么飞"我说。他却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怕什么,比我们大两级的都改了"。
前几天,笔者到某公司办事,在电梯里遇到以前的熟人,现在改乘务了。我出于礼貌寒暄:"你的拉杆箱还挺好看的。"
她兴奋地说:"怎么样,羡慕了吧。你也改乘务吧!"我知道,她说的"羡慕"有一个默认的前提——监察员不如乘务员。
中国的媒体的现实功利性,导致其对民航业的报道整天美丽空姐过去漂亮空姐过来,尽整些没用的东西!乘务职业原本与相貌无必然关系,强调的是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在国外很多国家乘务员可以是准终身服务性职业。媒体对乘务行业的本质尚未正确认识,又何谈交通运输职业。
一些媒体的非专业和倾斜的舆论导向使得人们对交运职业的普遍漠视甚至影响到行业内和教育界,默认一种极其庸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