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偿付能力",用偿付能力充足率来表示。很多人认为,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理赔就越有保障。
表面上看,是这么回事,客观上讲,偿付能力要辩证来看。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是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_要求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
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从数据上看偿付能力下降了。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保费的增长导致实际资本保费减少引起的,说明公司的成长性还是比较好的,只要股东注资偿付能力即可上升。
一些新成立的公司,偿付能力达到了2000%多,主要是因为没有多少业务,随着保费的增长,偿付能力也会下降,只要不低于监管要求,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安全的。
理赔时,首先得看保险合同条款。再大的保险公司,合同条款中没有的责任,也不会赔;合同条款中有的责任,不管哪个保险公司也会赔。
某安人寿国内保险大品牌,重疾险《某安福》系列,2019年前的版本,轻症责任里没有轻微脑中风、不典型心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这三种高发轻症。
一个公司,如果整天吹嘘服务,合同条款却写得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对消费者很不友好。这样的公司,品牌知名度再高,服务再好有什么用呢?
评价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主要有两个指标:理赔时效和获赔率,分别反映理赔的快慢和成功率。
北京市保监局披露了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1日北京地区45家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理赔时效和小额简易案件理赔时效,分别为天和天,都未超过2天,整体理赔速度较快。
虽没有全国范围的理赔数据,地域不同,理赔服务水平可能会有差异,但整体差异程度并不大。
2019年人身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年报中,部分保险公司公布了获赔率。小侠整理了19家人身险公司的获赔率,平均值为,也就是说申请理赔的案件,近99%都得到了赔付。
虽只收集到了19家保司获赔数据,行业整体的获赔率与此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