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任农业气象教研组组长,1973年任农业气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并兼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会委员、理事。
建国初期,为配合国家军事与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气候服务工作,并为系统整编《中国气温》、《中国降水量》及编绘《中国气候图集》等奠定了基础,在气候资料基本建设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她曾开创打字技术编制出版全国气象记录年、月报方法,为加速提供气候资料服务做出了贡献,曾担任全国气候资料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制定出我国第一部农业气象情报电码,于1958年开始定期发布全国农业气象旬报、月报、年报和不定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情报,进行主要作物播种期、物候期和收获期预报方法研究,总结并发表稻、麦、棉各生育期气象指标、气候分析、情报、预报方法等论文十余篇,供各级气象台站参考并试行。
她工作认真负责,勤学苦练,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团结同志,其研究成果对初期农业气象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来我校工作后,她负责农业气象教学与科研的组织工作。
她认为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不能偏废教学,应该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为此,她刻苦努力,精心安排,在短短两三年内,学院的农业气象学专业初步编写出较适合我国农业实际的各门专业课程教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后来这些教材在总结历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均已正式出版。
她先后讲授过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方法、农业气候学、农业气象概论、县级农业气候分析方法、农业干旱及山地农业气候、农业地理及世界农业气候等课程。
她备课认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并积极结合我国农业气候特点,广泛搜集国内外研究新成果,撰写详细教案,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做到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气候问题的能力。
她十分关心全国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曾应沈阳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和十余省、市农业气象部门邀请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受到普遍好评,为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科技水平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