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研讨式交流是理想的教学方式之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温情研讨中交流,使之成为一次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研讨中沟通情感,升华思想.
比如,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懂得"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自觉养成减少"白色污染"的意识,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自由组合成数个小组,调查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调研取证"白色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在课堂教学中,我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对课前探究的成果进行汇报.该小组学生拎着一大袋课前收集来的生活中的常见塑料制品,边展示边汇报其名称和用途,还用多媒体展示了课前拍摄到的生活中"白色污染"的场景,介绍"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其他小组学生在听了这一组学生的汇报后,也纷纷及时给予补充,比如塑料制品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塑料制品具有的重量轻、便宜、色彩丰富、耐摔耐用等优点,以及塑料制品的缺点,如不容易降解腐烂,燃烧后的浓烟有毒,如果将废弃的塑料袋、塑料盒等塑料制品随便乱丢,就会造成"白色污染",严重损害环境.有的小组还对减少"白色污染"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如买菜时使用布袋或竹篮,废弃塑料袋等塑料制品不要乱扔,可以回收利用,研究生产可快速降解的高科技塑料产品,等等.孩子们在温馨、温情的研讨中补充、想对策,对塑料的特点、用途、危害以及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在研讨中不断丰富、完善,同时在坦诚探究的气氛中交流、沟通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