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源,是生存之本。它助人生存,让我们能够止渴、洗脸、净身,剔除污垢,还原本真;它孕育文明,世界文明的起源多在水源附近,诸多的城市都是临水而建,我们都是水的后裔;它具有多种现实功能,构建生态、输送货物、蓄积雨洪、保障城市安全。更可贵的是水本身所蕴含的水文化与水精神,自古就有"上善若水"的说法,说明当时的古人就已经从水中受到了启迪启发,水的灵动,水的包容,水的奉献,水的坚持……种种精神构成了值得我们深思的水文化,在物质充盈、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学习水的精神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然而,如今的我们却难以从水中汲取到更多的精神养分。一方面,信息爆炸,社会生活极度繁杂,汲汲营营的人们失去了静心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古有王阳明格竹,从竹中悟道,而今天,这等大智慧已难寻觅。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难以接触到真正蕴藏智慧的水系,更多人只是接触到了概念上相对较为狭隘的水,真正蕴藏着人生智慧和哲理的自然水系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城市中,钢筋与水泥丛生,坚固但毫无灵气,缺乏自然水系的城市必然也缺乏厚重的底蕴。因此,我们就更要珍惜现有的生态环境,也更要做一个有心之人,从水的精神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
学习水之美,纯净纯粹。水是纯净的,是至清之物,容不得半点杂质,水之纯净无暇也一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古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形容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有太多的利益瓜葛。水质透明,清澈见底。水的这种鲜明特性,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君子坦荡荡",城府深不可测者很难觅到挚友良朋。我们应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永远保持健康的肌体。同时要学会纯粹,做一个纯粹的人,不沾染太多杂质,永保赤子之心,今日我们一直在宣扬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种纯粹的体现,专心致志的扑在自己的事业上,内心不留他物,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激浊扬清,一心为公。
学习水之智,多元灵动。水有三态变化,可轻盈,能化成雾气弥散四溢;可流动,能化成液体曲转萦回;可固化,能化成坚冰承载重量。水唯一不变的就是在不断地变化,它没有一种固定的姿态,也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随心所欲,变化多端。人生亦如此,没有一成不变,只有不断的适应外界,不断地的改变自己,才能够以各种姿态去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时而坚持不懈,水滴石穿;时而放低姿态,水往低走;时而百折不挠,水向东流……像水一样多元灵动,飘逸变通。
学习水之德,无私包容。古语曰:"水不在五色之列,无水则五色不调。师不在五伦之中,无师则五伦不彰"。世上千变万化的色彩,都离不开水的浸润和协调;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融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在这诸种物质的排名中,水都居于第二位。然而,如果没有了水,这些茶水、药水、墨水等还会存在吗?水的这种伟大的不争之德,启迪我们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现实中我们有太多的榜样,他们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值得我们歌颂和赞扬。
物质与精神是人们永远离不开的,脱离物质则无法生存,脱离精神就成了行尸走肉,而水的存在不但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满足,让我们能够活下去,为生命注入活力。更滋养了我们的精神,灌溉了我们的思想,水之美,水之智,水之德,水的精神发人深省,更值得我们穷毕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