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母亲节妈妈孝顺奶奶的说说,带着母爱的微笑妈妈孝顺奶奶的说说,正在向我们走来。以往过母亲节,无非就是给母亲买点好吃的,给母亲买身好衣服,或者领母亲出去旅游一次,放松一下心情。今年母亲节眼看来到了,俺这当女儿的,想来点新鲜的、时髦的、与众不同的,写篇赞扬母亲的文章,把母亲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写出来发到网上,应该也不失为是对母亲的最好的孝敬吧。
俺母亲今年已八十五周岁,已到了耄耋之年,她老人家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在她的少年时代,旧社会的战乱恐慌她目睹过;旧社会的灾难岁月她饱尝过。新中国成立后,她也迎来了新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母亲与俺父亲是同村,都是临朐县辛寨街道大郝庄村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母亲经人介绍,嫁到了俺张家与父亲结婚。
母亲是普普通通农家妇女,上学不多,解放初期进过几天识字班。但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心地善良,贤惠能干,助人为乐的人。母亲进俺张家门后,就扛起了操持家务劳动的重担,甜酸苦辣都尝过,她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是爷爷眼里的好儿媳,父亲的贤内助,我们姐弟六人的好母亲。
母亲孝顺老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弱民穷,物质奇缺,老百姓生活非常艰难。母亲还没进门,奶奶就去世了,爷爷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当时家里生活条件所限,没有好的饭食给爷爷加营养,补贴好身子。家里养着几只母鸡,每天下不了几个鸡蛋,母亲总是煮上两个熟鸡蛋,放进我的口袋里,让我给爷爷送去。当时家中数我大,还有三个小弟弟妹妹,因为都还岁数小,看着鸡蛋也很眼馋,都眼巴巴地看着这两个鸡蛋。母亲就哄弟弟妹妹说:"爷爷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壮实,牙口又不好,给你爷爷煮两个鸡蛋吃,补贴身子,你们不要眼馋,以后日子好了,鸡蛋多了,你们再吃。"爷爷生病时,母亲熬好小米粥,用小勺给爷爷喂着喝,还给爷爷洗手洗脸剪指甲。母亲虽然已出嫁,但仍然时刻挂挂着姥姥的衣食冷暖,有时家里做点好吃的,母亲都是让我们给本村的姥姥送去。姥姥喜欢吃槐花,每到春天,母亲跑几里路到邻村去采槐花。冬天来临,母亲宁愿自家不生炉子,也要和父亲一块买上煤炭给姥姥送去取暖。
母亲很能吃苦。俺父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村里当干部,因村里老少爷们的事多,没时间顾家。所以家务重担就落在母亲的肩膀上,母亲每天早早起床,推磨推碾、烧火做饭、喂猪喂鸡,还要照顾我们姐弟六人吃饭上学,另外还要下坡出工干活。母亲还是村里出名的养蚕模范,到了养蚕的季节,母亲吃住在蚕室,不怕吃苦受累,她养的蚕产量高质量好,多次受到村里和公社的奖励。母亲是裹足女人,走路干活不得劲,有时磨得脚起泡淌血,还坚持参加集体劳动。我看到后很心疼母亲,母亲却说:"好闺女,甭管娘,使劲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娘的脚就不疼了。"母亲还不止一次说过,家里再苦再累,也要供应我们姐弟六人上学。
母亲很会持家。勤劳节约,省吃俭用,是母亲持家的一贯作风。因那个年代日子穷,老百姓家吃不好,穿不好,用不好。有时候,家里摊的煎饼,因湿度和温度大,有的生了毛,母亲也不舍得扔,而是用刷子扫扫,用水洗洗,再上锅蒸蒸,留着自己吃,把没生毛的给我们姐弟六人吃。那时家里炒菜是奢侈品,有时炒一盘农家菜,留着给父亲吃,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吃疙瘩咸菜。母亲平时穿旧衣服,过年过节也不舍得自己换新衣服,而是用仅有的布票买上新布,给我们姐弟六人做新衣服,穿上过年。
母亲善良助人。俺四姥爷和四姥姥,因去世得早,两个舅舅和一个姨,还没长大成人,特别是那个小姨,年龄小还不会做针线活。我母亲就年年冬天来临前,给我那两个舅舅和姨,早做好棉衣服送去保暖。村里有个五保户老人,没儿没女,生活不便。家里做好吃的,母亲就吩咐我去给五保户老人送饭送水,五保户老人很感动。
母亲爱做公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门前到大队院机磨房,是泥土路,一旦下雨,行走的人多,路面泥泞,高洼不平,很难行走。每次大雨过后,母亲就领着我们姐弟几人,扛着铁锨去平整街道。下过雪后,母亲就领我们姐弟去扫除大街上的雪。母亲说,把大街平整好,大家走着平坦好走,多好!
母亲宽容包容。母亲的性格温柔和蔼,胸怀宽广,宽容包容,搞和谐社会,在大郝庄村是有目共睹。母亲从年轻到现在,从没和邻居百家,吵过嘴,红过脸,打过仗。母亲说,哪个人没点毛病?哪个人说话标着墨线?说得高点重点,忍一忍,让一让,就过去了,有什么理由去争吵啊!吵一仗,理争了,情没了,不值得。
母亲教我们做人。母亲不但自己会做人,还经常不断地利用一切机会,教我们姐弟六人学做人。她上学不多,没什么文化,但她懂得不少做人的道理,如懂礼貌啊,会谦让啊,邻里和睦啊,不眼馋人家的东西啊等等,灌的我们耳朵里满满的。我们姐弟六人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都向母亲交了合格的"答卷",让母亲放心满意。
又是一年母亲节,值母亲节到来之际,把本文献给我最亲爱的母亲,并送上来自女儿心中的祝福,愿母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