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态势,武山县认真贯彻落实_、_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打出了一套"稳岗就业"组合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保障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输转劳动力务工就业万人,其中脱贫户万人、三类监测对象2713人。
二是精准对接千方百计稳岗拓岗。针对疫情影响稳岗压力大、就业形势紧的难题,千方百计扩大务工就业渠道,继续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山东、福建、内蒙、新疆等21个省市人社劳务部门、大中型用工企业和在建项目工程工地开展对接协作,巩固与山东烟台三嘉粉丝集团、广东惠州TCL集团、江苏常州比亚迪集团、天津拓达车辆配件公司等69家高薪优质企业长期稳定用工合作关系,争取务工就业岗位万个,积极承办省内东西劳务协作天水·嘉峪关专场招聘分会,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万个,达成意向务工456人。继续加强县域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整合各类资金,稳定保持公益性岗位3543个,优先安排大龄、残疾、零就业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脱贫群众就业。全县23家就业帮扶车间,就近吸纳就业824人,并主动对接各建筑业、商贸餐饮等企业单位,引导优先使用本地务工群众,1200多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精准培训着力提升能力素质。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省内外劳务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情况,在全面考察对接、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实用技术培训菜单,按照"因人施训、因岗定训"原则,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家政服务员、育婴员、包装工、电工、电焊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建筑工、汽车维修工、铲运机操作工、叉车司机、汽车驾驶员等"嵌入式"定向定岗输转就业一体化培训,考核合格学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签订就业协议。截至目前,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797人、劳务品牌培训850人,成功打造了省级劳务品牌"宁远建筑工""鸳鸯玉雕师",市级劳务品牌"鸳鸯电焊手"及"宁远保安""线娘拾花工"等一批地域特色劳务优势品牌,劳务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是精准服务全力保障返岗就业。始终把外出务工群众人身安全放在首位,针对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优化细化服务保障,采取为脱贫户和三类防返贫监测户发放务工交通补助等有效措施,确保外出务工人员有序输转、安全返岗复工。先后与69家外地优质高薪企业达成"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协议,为返乡回流务工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快速有序安全外出务工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采取"一企(一地)一案、一车一策"的方式包专车、专列、专厢184辆次,分56批次"点对点、一站式"输转外出务工人员8322人,其中全县大规模集中输转11批次2324人,各乡镇集中输转17批次2455人,各劳务中介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经纪人集中输转28批次3543人,实现了务工群众"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直达输送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