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今天我站在这里,心里忐忑不安,因为我做的是和大家一样的工作。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分享我做心理咨询师的梦想。
1999年刚进安达大学校门的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可能会依恋这个地方一辈子;20xx年迎接我的第一批学生时,我不会想到他们带给我的比我给他们的多;当我20xx年成为母亲的时候,我不会想到我的梦想会再次起航,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坚定的意志。
与其说是总结我六年多的学生工作,不如说是回顾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历程。其中有过温暖,有过紧张,有过惊喜,有过悲伤……是跌宕起伏后无尽的回味和暖心。学生去了又来,我也在和他们一起改变,一起成长。
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在这个充满诱惑和物质的时代,学校不再是一片净土,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选择沉默放任,还是坚持公*正义?我选择了后者。曾经有同学质疑我的坚持:"老师,你的思想已经过时了。现在谁不是为了自己?"此时此刻,我更加意识到,作为一个辅导员,如果我们不能净化心灵,培养道德,为什么要问学生,不能把他们带得更高更远?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也有幸遇到了内涵丰富、魅力四射、给我前进力量的老师。他们会坚持即使困难,冷漠即使是好的,自信即使是坏的,给学生送去正能量即使是生气。这些都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也跟着他们的脚步勇往直前,把这种正能量传播出去,辐射给更多的同学。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也曾迷茫过。我应该对学生严格还是爱护?曾经我以为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又怕学生的老师是个好老师,但是渐渐的我意识到严格没有错,只是我忽略了亲和力的重要性。记得有个老师曾经说过:"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润物细无声。"。我终于知道,我想做的不仅仅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更是一个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性格迷人的辅导员,一个老师,一个朋友,一个家长。这样,学生就愿意接近你,爱你,与你同甘共苦。
虽然90后一般被认为是个性很强的群体,对辅导员的挑战很大,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特点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关键在于引导。心理学的学习让我知道,性格没有好坏之分;社会学的背景也让我懂得尊重不同的观点。在三个班的学生中,我遇到过个性很强,很有主见的学生。其实我很欣赏他们的性格。即使他们不经意间"顶撞",我也会包容,耐心引导。我也提醒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既不能吝惜赞美,也不能诋毁,而是要保护学生人格中向上的部分,尽可能弱化他们人格中消极的部分,不要把学生打磨成同类。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是我们辅导员追求的。
回顾我做了六年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哪怕很繁琐,很困惑,很有挑战性,如果你问我快乐吗?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幸福!这种快乐与物质无关,与我的学生有关。虽然他们一直叛逆,困惑,颓废.他们成长的每一步,他们获得的每一份快乐,以及他们回头时的每一丝感激,都是我快乐的源泉,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原因。有梦想和追求,有内涵和魅力,有理论和智慧,做学生成长的守望者,帮助学生默默起飞,是我80后辅导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