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虽然都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但在故事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在众多故事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夸父追日》。
夸父,是一个执着又追求光明的人。在太阳落山前,他为了人类永远生活在光明之中,想跑到太阳的落山处定住它,于是,夸父提起他的飞毛腿,就往太阳跑。他用自己的飞毛腿跨越了重重障碍,终于跑到了太阳的落山处,他看着眼前的太阳,十分欣喜,刚想用那巨手将太阳死死定在天空,却突然感觉非常口渴,在用飞毛腿跑步时没喝过一滴水!夸父连着一口气喝完了渭河和黄河,却还是感到十分口渴,夸父听说在北边有一个大泽,便再次用到自己的飞毛腿跑向大泽,可是他太渴了,还没有到大泽,就已经渴的走不动路了。他在死前用最后一点力气,将手杖扔向太阳落山处,化为一座桃林,为其他追求光明的人解暑止渴。在太阳再次照耀生机勃勃的大地上时,多出来一座桃林,一座大山……
这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坚持不懈又追求光明的夸父。夸父虽然没有达到将太阳定住的目标,但他相信,另一些追求光明的人会替他完成,便给他们变出一座桃林。这个神话的想象力十足,夸父不仅能用飞毛腿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还能一口气喝下黄河和渭河!换作是我来写,肯定都想不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像夸父一般有着坚持不懈精神,意志坚定的人也不少,比如袁隆平爷爷,他一生都在坚持研究杂交水稻,在权威的极度否定下,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继续努力研究。最终,发明出了超级杂交水稻,为全人类造福!我的爸爸也是如此,虽说平凡,但绝不缺乏信心,每天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我也有过许多次"坚持",我最自豪的就是拉小提琴,在遇到困难时,绝不气馁,通过长期的刻苦的训练,我拉琴的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谁知如此简短的小故事的背后有那么多深厚的哲理,古人们的幻想,一幕一幕,如同电影般放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古人们的理想和精神,这种信念和道理就算放在如今如此复杂的社会里也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