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区老人"六个老有"的需求,首先做好助老关爱服务。重点跟踪走访高龄、孤老、失独等困难老人;为9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营养补贴共计89820元;每逢节日都组织志愿者对老年人进行慰问;为15名低保困难老人发放助养金共计30900元;开展"温馨八送"品牌活动;为900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118名孤老和失独家庭发放元宵汤圆和中秋月饼等慰问品;重阳节为300名老人送去了重阳糕,为27名百岁老人、全国老劳模、老先进和老三八红旗手人送上暖冬被;组织开展"银发无忧"保障工作,为社区老人购买"印发无忧保险"3503份,为社区高龄、孤寡、困难老人及为老服务志愿者赠送保险862份。
积极探索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推行"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项目,通过整合现有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资源,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具有本街道户籍,年龄在75周岁以上、有上海城镇职工医保、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等级的老人提供基本的、规范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受益老人达230余名。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综合为老服务项目,为250名老人每月进行上门健康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康档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指数。联合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为社区内1500名老人进行眼科检查、白内障筛查,为52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使老人重见光明。定期邀请普陀区中心医院、福寿康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服务社等医疗机构来社区为老年人举办各类老年保健和护理培训,增进老年疾病的防治知识,提升老年人健康幸福指数。
为了提高社区独居老人生活起居安全意识,举办了"独居老人夏季防暑防汛安全"培训,建立"一人一档"制,完善独居老人意外应急预案,提升独居老人的安全指数。联合上海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开展综合为老服务项目,为500户高龄、独居和困难老人家庭开展了水电煤安全检查。冬季来临,制作并发放了近千份《老年人冬季安全防范告知书》,有效加强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社区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加强法治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老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区老龄办举办的老年维权咨询活动;邀请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设立法律咨询点,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每季度开展老年人维权信访统计工作,着力推进老年维权法律咨询服务,强化老年人的维权保障。
推进社区老年学习教育工作。社区共申报"上海市老年学习团队"15个,"上海市优秀老年人学习团队"1个。深入开展远程老年大学收视点工作,推选北梅园远程收视点进行区级示范收视点评选。组建由10名老年报告员组成的"老年学习报告团",参加每季度一次的报告员培训,定期到居民小区中进行宣讲,总计120多场次。今年正值_胜利70周年,围绕这一主题,组织老人观看电视专题片《二次大战真相(第六集)中国战事》、电影《百团大战》。开设专题讲座:《中日关系》、《_外交战略思想和世界格局内的中国》。组织开展《不可忘却的烽火岁月——纪念_胜利70周年》图片、征文展评活动。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项老年文体活动。组织老年人观看上海市第九届老年文化艺术节"舞动申城"上海市老年人广场舞大赛;积极参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有梦就年轻风采秀"选拔大赛,展现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此外,还组织独居、困难老人参加"申城老人浦江游"活动;组织100多名老人参加了"金山廊下一日游"和"黄渡生态一日游"活动。这些活动使老年人在分享上海经济建设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领略了上海市郊的生态风貌,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升曹杨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