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出现,让"隔离"这两个字一下子变得跟我们拉近了很多距离,这并不是好事。
歌词中出现了"十四天"的这首"隔离",除了和男歌手林家谦合唱的版本,小妮子陈凯咏个人独唱版也很不错。
除了国粤语混合演唱,男女对唱之外,女声对唱也不是没有好的作品推荐,比如这首"模棱两可"。
俩个可能比较陌生的名字,(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念)不奇怪,我没听过这首歌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而听过之后也没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可能这才是"模棱两可"的最终意义吧。
接下来要推荐的这首梦伴其实是老歌,曾经有过不少不同的编曲,关淑怡,梅艳芳/陈慧琳,草蜢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曾经演唱过这首歌,但是只有李悦君的这个独唱版本最深入我心。
如果是不熟悉粤语的朋友,也可以学习学习"一堆蚯蚓"到底是要怎么发音的。
"夜半无人私语时"是听这首歌时浮现出的最恰当的语句,这首歌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段听起来喃喃自语的告白。
接下来正式进入其实是我个人最偏爱的粤语风环节,那就是-女声慢歌。
这些歌曲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旋律不快,吐字清晰,气息婉转,余味令人回味。
比如这首"灰尘",这样的歌名,跟阿细这样的歌手名字,是不是很相配?其实不止阿细,我们每个平凡人物,又何尝不是都如尘埃一般渺小?
这首名字听上去颇有几分"励志"意味的粤语歌,意境有点点类似孙燕姿的"爱情证书",爱情作为世人无法参透的谜团,谁都没办法顺利毕业,比起拿到什么证书起来,可能还不如一段履历来的更加现实吧。
如果你没听说过张纹嘉这个名字,我表示再正常不过,在听到这首形影不离之前,我对她的了解也近乎为零。
然而听完这首歌之后,我跟这段旋律可以称得上在一段时间内"形影不离"了。
卫兰算不上新人,在粤语歌坛摸爬滚打早有时日,但是好听到让我收藏的的确不多,好在,这首"街灯晚餐"还是唱出了一些能让人脑海中浮现电影片段场景,人物故事变得更加具象的画面。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多少不甘心只当钟无艳的痴情女子傻乎乎的爱了一个人好久好久,哪怕知道并没有结果?
如果说因此联想到郑秀文也不奇怪,"情无独钟"和"禁果花"也都是神曲,只是这里略过不表。
有人说,听这首歌可能也会联想到谢安琪的"钟无艳",我表示赞同,也可以说这首夏迎春算是钟无艳的姐妹版吧。
雪落门外继续期待可算蠢?难怪罪你的本性是朝楚暮秦。
"男不听七友,女不听钟无艳",愿这个世界上能少几个被痴情伤害的灵魂吧。
一度差点把这位跟陈洁仪搞错真的不是我的错,是这位陈僖仪日常低调,好作品也不多。
世间种种,流光蜚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执着在先,可能就已经输了。
据说是eason的小师妹,听完她的月球三部曲之一后上瘾,后来延展到听了这首芝麻开门也觉得很喜欢,算是一定程度上的爱屋及乌吧。
既然聊到了李幸倪,那么这首"双双"无论是和郭伟亮的合唱版还是李幸倪的独唱版,都非常不错。可惜云村的合唱版好像下架了,浪费了长得那么像小罗伯特唐尼的郭伟亮的嗓子。
开头流水的钢琴的风格特别有代表性和辨识度,没错,曲子就是"富士山下"的作曲者泽日生写的,黄伟文的词也是填的真心好。
卢巧音听着平淡无奇的叙述风,非常适合唱这首歌,我没多听,也就百来十遍吧。
这首歌是有国语版的,但是听起来就是没有粤语版来的好。陈洁仪会唱歌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不然也不会有机会跟张天王合作雪狼湖了,碰到对的作品,陈阿姨的唱腔能焕发出独有的神采,比如这首"早去早回"。
这两首不分伯仲的好听歌曲都来自同一个女声-AGA(江海迦),而作词也都来自同一个名字:林若宁。
从月球三部曲开始,林若宁的笔下就弥漫出来吸引我的气质,包括这两首写给AGA的歌词,都是看似平淡无奇,仔细推敲却又有不少深意,写词臻化入境后,反而看不出过多刻意刻画的痕迹,仿佛造化本如天工,甚是难得。
既然李幸倪和AGA都推荐了两首歌,那么另一个名字邓丽欣我也推荐两首,应该不是那么冷门的歌曲,尤其是电灯胆,也算是打过榜单的,至于黑白照,其实不逊色电灯胆。懂一点粤语的朋友都知道,只有广东人才会把灯泡叫做电灯胆,所以还是非常具有粤语口语特色的。
我大爱的粤语女歌手吴雨霏,自从嫁作人妇之后近年来就鲜有新作,只能重温几首经典老歌回味。
这首告白具有非常明显的口语化特点,说是男女合作版本,周柏豪负责的其实只有粤语口白,还真奇怪,听习惯了的话,觉得少了这段男声这首作品就会整体逊色很多,习惯看来真的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阿。
虽然我也很喜欢"吴哥窟","我本人"以及"人非草木",但是循环次数最多的,却偏偏是这首"生命树"。
还是喜欢林若宁的词,写出了独有的受过情伤后的坚韧,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禅意,若是联想吴雨霏本人跟余文乐无疾而终的恋爱,可能会更有感慨。
最后,今天的分享就暂时到这里了,感谢观看,天下好歌,恒河沙数,如果有缘和你听过同一段旋律并且都爱过,也算是我们独特的缘分了。我是葡萄,谢谢点赞收藏打赏和关注,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