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三年(754),是诗人二次出塞,任安息、北庭节度判官时,送前任(武姓判官)归京的送别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诗人起笔遒劲有力,"北风卷地白草折"与李白的"北风怒号天上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痛快淋漓地写出了北风之凛冽,"卷地"二字写出了风势之猛,暗合了周边无遮无掩的荒芜。其猛烈的实际表现是"白草折","白草"是古代西北所产的一种草,其特点是坚韧(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王先谦补注),"折"这里指折断。连坚韧的白草都撕裂了,可见风之强劲有力。这句是俯视。"胡天八月即飞雪"则是仰视,"胡天"即诗人身处的塞北之地。"即"字,用词精准,表现力极佳,写出了南来之人的惊奇与诧异。"飞雪"形象地状出了大雪飘舞,纷纷扬扬的景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咏雪的千古名句,往往被误读。很多人甚者学者都认为,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如果不结合原诗的意境,仅就摹写雪景而言,是说的通的。
如果结合上文"北风卷地白草折"和下文"瀚海阑干百丈*",就可以看出诗人所写的酷寒之地的荒芜,恰恰缺少树木。所以笔者认为:这里诗人只是借南方人所见过的梨花盛开的景象,来比拟北地之雪的急骤与纷纷扬扬的形态。诗人不是简单地将雪花比成梨花,而是用春景(暖景)比冬景(寒景),既写雪之形,又慕雪之态,还写出了雪给南来之人独特的心里感受。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的视线,从仰视再回归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承上启下,转换自然:那朵朵雪花,飘飘而至,穿过珠帘,粘粘在罗幕上,慢慢地消融……接着,诗人以*旅生活的三个细节,*实了帐中难以想象的奇寒,"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都不能抵抗酷寒,角弓被冻得连素日臂力惊人、勇猛善战的将*都无法拉开,铁衣,这平日里不离身的"*装",更冷得难以穿到身上。"将*"与"都护"互文,诗人从高级将领*旅生活的细节,写出了塞北之地的酷寒,而普通士兵的生活则留给读者去想象。
视线再次移动到帐外,"瀚海阑干百丈*,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夸张的笔墨,绘写出了塞外之地广袤无垠的雪景:沙漠纵横,浩瀚如海,*天雪地,触目惊心,乌云密布,光线昏暗,"愁云惨淡万里凝"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愁"字还抒发了对武判官归途艰*的无限愁情。
"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荡开一笔,接着叙写送别宴会上的热闹场面。"中*置酒"说明送别的规格之高,是在主帅营帐摆开了宴席。"饮"是宴饮,"归客"指的是即将归京的武判官"胡琴琵琶与羌笛",看似简单地罗列了三种边塞特有的乐器,却勾起读者对宴会场景无穷的想象,其顺序也大有讲究:胡琴浑厚,歌舞伴奏;琵琶委婉,气氛减缓;羌笛凄凉,善诉离肠。这个罗列还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显示出宴会欢乐热烈的气氛。
宴会过后,曲终人散,走出营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是怎样一种奇异的景象: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营辕门,红旗似乎被*雪冻住,任凭狂风猛吹,一动不动。我们知道唐朝*营驻地,*旗颜*各异,只有在大营的辕门才见红旗;此时,本应飘展的红旗竟然被冻住了,这种反常,雪"动"旗"静",动静之间,进一步衬托出塞外的奇寒。另外从**搭配来看:以冷*调(白*)为背景的`雪景中,显出一星红旗的暖*,反衬得整个场景更洁白,更寒冷。这是一处生动而绝妙的奇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如果说热闹的宴会是众人送别,到这里则是诗人个人的依依惜别。从营帐到辕门,从辕门到轮台,诗人一路相送:此时厚厚的大雪铺路,山回路转之间,已经看不到友人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空空的马蹄印了。最后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有现代电影的艺术效果,那渐行渐远的蹄印,仿佛连绵的省略号,有诉说不尽的离情别趣。一个"空"字,格外醒目,我们仿佛看见诗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心里空落落地,满面惆怅与牵挂……
总之,这首诗写得奇。诗人笔力雄奇,笔势奇峭;可以大笔挥洒,可以扑捉细节,可以真实摹写,可以奇妙想象;随了视线的任情移动,诗人的笔下,边塞风光奇丽,*旅生活奇异,加上诗人好奇的*格,这首送别诗就写出了神奇的艺术效果。仔细品来,令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