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鑫是荣誉等身的排爆英雄工作正能量句子起亚,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8年度人物""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
王厚鑫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禾市镇的一户清贫农家,村子就位于井冈山东麓,是红军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重要战场,毛主席、朱老总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八百里井冈山,苍莽如海,历史的回声在这里荡漾。在这片红土地上,红色文化犹如绽放的玫瑰香飘万里,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永远闪耀着真理之光,固本培元。小时候母亲出工回来,他就会缠着母亲,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红军故事,听毛主席指挥红军打胜仗。还没有读书之前,他就会背很多毛主席语录,唱很多红军歌曲,也几乎每晚都是母亲的故事声和歌谣声中睡着的。
1975年9月,王厚鑫上初中了。王厚鑫凭借自己的才艺入选了学校宣传队,表演了老师自己创作的,以《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为背景音乐的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这样的思想观念不断入脑入心。宣传队排练了一组节目,在乡里走村演出,深受村民的喜爱,还去了建设井冈山军用机场的解放军营地演出。"第一次走进军营,就是工程兵部队,冥冥之中似乎早就注定了我此后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一员。"说起往事,王厚鑫很是开心。
1981年,已是乡村民办教师的王厚鑫通过层层体检、政审,戴上了大红花,在家乡人民敲锣打鼓的欢送声中,坐了一天一夜的闷罐车,来到了苏州灵岩山下的解放军某部工兵营,成为一名工程兵战士,开始了与爆炸物打交道的人生。
新兵生活,每天进行共同科目、队列训练,在别的战友看来枯燥无味,但对自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王厚鑫很快就适应了,军事技能学得快,军事理论学得透,队列动作标准,深得连队干部和战友们的喜爱。靠着自己的努力,加上书法秀气,又有高中文化,下到连队后连主官选他到连部当了通讯员。每天在连长指导员的身边言传身教下,王厚鑫系统阅读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读了大量红军的书籍,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开始扎根于心灵深处。
一年后,指导员则动员他考军校。在指导员的严格要求下,王厚鑫认真复习,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兵学院。军校学习,除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指挥才能,苦练专业技能外,他还自我加压,参加了校长跑队,坚持每天早上五千米,下午一万米。正是这种超负荷的学习训练,王厚鑫门门功课优秀,当上了学员连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学成归来,王厚鑫被安排到驻金华某部工兵营当排长,后来当过连长、营长、科长,一直与爆炸物为伴,精通控制爆破、定向爆破等技术。在部队工兵专业服役21年,王厚鑫两次参加国防光缆施工大型工程,多次参加金华各地抗洪抢险,1998年还参加了那场举世震惊的九江抗洪。正是部队的培养,多层次的历练,王厚鑫具备了对党忠诚、服从命令、吃苦耐劳、不怕恓性、担当奉献的军人品质。
2002年,王厚鑫从部队转业后安置在金华市看守所当了一名普通民警。然而没多久就被特警支队"盯"上了,市局领导亲自找他谈,希望他能发挥特长从事排爆工作。与爆炸物"过招"了21年的他,心里当然也想过远离它。然而,当这样的抉择再一次摆在他的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向领导敬了个军礼,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曾经当过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
都说排爆用的是"绣花针",走的是"阴阳道",跳的是"刀尖舞",拔的是"虎口牙"。在排爆手的世界里,机会永远只有一次。退役后的王厚鑫,在这样的世界里又走过了整整18年,这18年里,他一脚踏在人间,一脚踩在地狱,排爆1000多枚,71个现场,71次拆弹,71场生死考验。
2012年6月29日,刚出梅的金华迎来了高温天气,王厚鑫与队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驰,到达永康龙山镇青山口村时已是正午。
经过程序里说的现场调查后,王厚鑫在队友的协助下穿好排爆服,带着频率干扰仪向那辆高危的起亚轿车走去。设置好频率干扰仪后,透过排爆头盔厚厚的防爆面罩,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危机四伏的震撼现场。气温还在上升,被厚重的排爆服保护着,身上已没了干燥的部位,王厚鑫无法控制燥热的身体,却必须保持头脑的清凉。
层层剥离,层层寻找,无法找到,其实最好。利用排爆杆和绳钩组合对现场进行层层剥离,是他此刻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工作,每一床棉被,每一只钢瓶,每一桶汽油的移动都可能引发爆炸危险,他只能做到每一步都严谨细致。一只钢瓶移出了车外,却发现还有三只钢瓶,四只钢瓶移出了车外,却发现还有两只钢瓶。崩溃,他的心理承受达到极限,心突然狂跳起来,一种移动这两只钢瓶就会爆炸的感觉袭上心头。
经过十余分钟的调整,队友们帮他分析出主意,使他的心境惭惭平复,当他第二次走上战场,却发现自己更多了一份小心,一份坚定。
当他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凝视着眼前这满满六瓶煤气和四十公升汽油,他如释重负。
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未爆的航空穿甲弹,岭下朱三汶塘村施工现场战争遗留地雷,申达山庄战争遗留125KG航弹,岭下广角塘村两颗82式迫击炮弹……18年来,金华大地见证了王厚鑫每一次"与死神共舞"。
"那种脱下头盔仿佛重回人间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王厚鑫坦言,"要说不怕那是假的,所以每次出征前,我都会拍照留念,赢了,可以回家工作正能量句子起亚;输了,那就是遗像。"
一向专注事业,在爆破场上无畏生死、沉着冷静的王厚鑫,每每谈起母亲、妻子、女儿,总是露出柔软的一面。"我给家人带来了太多的担惊受怕,我必须对他们温柔以待工作正能量句子起亚!"卸下排爆服的王厚鑫这般侠骨柔肠。
所以市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心目中的排爆英雄:清晨,在公园里与妻子女儿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工作正能量句子起亚;周末,在菜市场陪同妻子买菜;有时还与妻子手拉手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57岁的王厚鑫,满头银发,满脸笑容,在外是个大英雄,在家里是也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王厚鑫的母亲今年已经94岁了,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接到金华来过年。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当初转业到特警支队时,只告诉母亲自己转业到了公安局,不敢透露自己具体的工作,怕她老人家担惊受怕。
对于青梅竹马的妻子张丽枝,王厚鑫始终心怀愧疚。每次接到拆除炸弹的任务,有时是休息日,甚至是三更半夜,他都会迅速出门赶往单位,只对妻子说是单位紧急集合。任务完成后,张丽枝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告诉她,直到后来事迹被媒体报道了,才知道了实情。"原来他有压力,不想让我担心。"从那以后,王厚鑫再度"紧急集合"时,她都会叮嘱他小心点,然后做好饭菜等他平安归来。王厚鑫每次成功完成任务,无论多晚,马上先给妻子打个电话报平安,他知道妻子在家担心他。
王蕾是王厚鑫的女儿,在她的眼中,父亲是榜样,是全家的骄傲,但总会让全家担惊受怕。小时候,父亲在部队,每年只能与父亲见一次面,每次不到十天,每次回来父亲都会带回来大包小包吃的、玩的。探亲假一到小王蕾也都会抱着父亲的腿,不准他归队。
王蕾的印象中,父亲总是笑眯眯的,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能微笑面对。长大后的王蕾才明白,这云淡风轻的背后是父亲无数次直面生死考验的人生。
与爆炸物博弈了39年的王厚鑫,现是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调研员。这位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又经21年军旅生涯磨练的王厚鑫,忠诚与奉献已烙进他的骨骼融入他的血液。如今虽已退役,但军人本色不改,军魂永在工作正能量句子起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