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教育还须以学生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以人文理念治班,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空间,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过程中,使其主体意识得到强化。以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合作,勤奋进取,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然后,针对学生不同实际,对症下药。
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实施了"班干部竞选制",丰富班级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自主管理,给同学们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心,班集体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我开展了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以展示。学校主办的手抄报,新颖独特的构思;元旦联欢会丰富、精彩的表演;主题班会上激烈有力的辩论……,这些都显示了同学们自我发展的成果。
在民主化的管理和人文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我们的班集体也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上进的气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各项活动中均获得好成绩,尤其是在遵规守纪方面,更为其它班级起到了示范作用,每周三项竞赛的流动红旗始终在我们的教室飘扬。同学们都说:"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自豪,为我是本班的一员而骄傲!"
(二)要耐心疏导,以诚相待,"爱"深入心底,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思维,有独立的人格,都有一颗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作为老师,首先要摆正我们的 位置,不要以为学生比老师低一等。其实我们只是在知识面上,人生阅历上比他们早一些接触,早一些跨入社会。所以当我们面对学生时,不要急躁,看到学生做错事时不要暴躁,不是这样说吗?"今天的学生就是昨天的我",我们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回想过去我们一样的顽皮,所以不要以成人眼光看他们,换位思考,在以成人的眼光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亲切的言语,耐心的引导,慢慢的学生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呢?当我们走进课堂前,不要想到是去与学生发生争执的,或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想想我们是教学新知,又是一次让我们和他们交朋友的机会,教育的成功是双向的,当学生获得知识的时候,他们高兴了,我们做老师的也同样幸福呀,不要总想着自己怎么讲怎么说学生还是听不进去,把怨气洒在学生那,我们又何曾几时考虑过自己的 教法呢?我们的教法难道就是正确的吗?一堂课上一直是一个语调,发现学生问题就训斥,这难道是正确的吗?自己先思索若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会是怎样的表现呢?或许比学生的表现还差。这样想,我想就不怕走进教室,更不怕与学生交流,不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大脾气了。心中有爱你就是快乐的老师,就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他愉快了你幸福了,这不是双向成功吗?
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多在12--20岁之间,这个时期不仅生理上发生着巨大变化,而且心理上也经历着幼稚和成熟的混杂和交替。其表现是情绪波动大,思想单纯,易被人诱惑,感情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要针对学生这些变化,反复耐心地帮助教育,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常人的思想去要求衡量学生。尤其对一些差生,万不可一味训斥、责怪,而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进入中学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