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施策,优化完善盘活方案。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项目责任单位应针对待盘活项目的分类(停工、停业、低效)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的优势和短板,围绕"两大提升"和"四大行动"总目标,充分利用国家和贵州省支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提出行之有效、具备可操作性的盘活路径和措施,对已经制定的盘活方案进行优化、细化和完善,突出项目的优势特色,补足短板,增强项目吸引力、丰富项目业态。
(二)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协调和调度。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是一项事关全省、全市旅游产业化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协调和调度。在市政府层面,应高度重视并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和督促各区市采取分类分批、招商引资及争取政策支持等方式整体推进盘活,统一制定推进盘活、旅游产业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区市政府层面,既要制定完善各个项目的盘活方案,又要统筹协调资源要素在不同项目间的合理分配;在项目主体层面,应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反馈推进情况。
(三)完善手续,根据用途包装项目。督促完善项目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土地等手续,根据债券发行、专项基金申请、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不同用途包装和宣传项目。债券发行和专项基金申请方面,要尽快完善融资相关资料,推动水城区海坪鞭陀小镇及鞭陀博物馆、梅花山旅游集散中心、盘州新民"万亩梯田"等项目申报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文旅项目;推动水城区百车河温泉疗养中心提升改造项目申报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野玉海景区及牂牁江景区申报中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招商引资方面,要从规划开始加强形象策划、突出特色和差异、挖掘文化内涵以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引入社会资本。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持续开展以商招商,引进优强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团队加强协作,提升餐饮、住宿、交通、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积极破解产业同质化难题,不断增强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全面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深入挖掘中小微企业在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增长潜力,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专、精、特、新中小文旅企业,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大服务和责任双落实,强化政企联合发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各类旅游要素配套,精心谋划打造旅游整体品牌,不断扩大六盘水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快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拓展融合渠道,强化旅游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联动与共兴。要深化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使农业基地变身休闲景区,提升农业附加值;要强化旅游产业与服务业融合,促进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及休闲康养、健康护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要深化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云旅游"业态,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到达度和体验幸福感;要推进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为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