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识一生人,首问其氏名"。姓氏,则祖姓在前。有分之一二:若为贵姓,则常是大户人家;若为新姓,则多半获罪亡外。人情世故,于姓氏即可瞥略一二。"
千百年来,国人对于姓氏本溯,似乎有种近乎执拗的追求。
当我第一次在祖父那里见到族谱,看着他把新出生的堂弟的姓名一笔一划严肃端正地写到上面,犹如看见十五年前,他也曾那样用心地写上我的姓名。
又当我再次踏上行程,于古门刹钟处惊鸿一瞥见那盘虬古树木雕。底部是树根,厚重有力,稳如磐石,其上是主枝干,分成几股,写主神和原姓于之上,再分,则衍生成百家姓氏,布满一墙。
从汉下新田生发,遇水旱,逞食竞,迁向中原。又兜兜转转百年,再有一支迁至塞下漠北,至此,江南有人烟。
周遭一阵骚动,转瞬即平。人们第一次安静下来,去贴近这新的原本,去一点一点,认真地顺着年岁的枝干,寻找自己的姓氏。
眉眼一悸——找到了。人群也开始出现小小的议论:"我找着了!""在这儿呢!""我的在哪?"目光一遍遍抚摸着枝干,犹如见卿古之意,青空,之下而来。
我看见大之列的祖——炎黄。看见舜禹举起象征身份的印杖,看见人间冷了又热,繁了又寂,看见帝王赐给宦官新姓,看见字形变化诛罪封赏,氏族一分二,二生三,三化万支。
"高氏,分萧炎一支。北魏为贵姓,中汉太宗获罪迁居,宋成江南大家,明清因分迁中蒲而江南氏少……子孙至此,绵延百代,生生不息。"
看见眼前树盘成的姓族,我忽而明白,何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华夏生死断分,离析烟火,也尚无此绵延文明。雕梁画栋,眉批死生。
"可你并不孤独,你是生的火炬,从枝叶燃尽的火光中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