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仁宗发兵征讨,屡败,西北边境危急。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镇守西北边疆。延州即今陕西延安一带,秦时称高奴,北过上郡
,即为匈奴。地处要塞,故延州为历代朝廷安危所系之军事重镇。
在战略上,范仲淹思忖北宋与西夏,彼此易守难攻,以故筹谋坚守,西夏亦不敢妄动,延洲局势得以安定。范仲淹号令严明,体恤士卒,扬厉中外,深为西夏所惮服,西夏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渔家傲·秋思》所谓的"塞下"即指延州,此词为军中感怀之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边地早寒,秋来一片荒凉萧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塞下秋来,风景之"异",触动他心中愁思而成此词。
边塞风景具体是何景象,与中原又有何"异",词人撇开不去刻画,尽可付与听者去补充想象。此"异"字可谓"诗眼",秋思皆因风景与中原迥异而起。
因风景异而所见所闻,皆触目惊心。大雁南飞,飞得那么迅疾,鸣声也很凄厉。雁可以一直飞到衡阳,人却只能留守在这荒寒的地方。
黄昏时分,边声四起。"边声"一般指羌笛、胡笳等乐器,军中吹奏聊以为乐。因其异域风情,听了往往令人更起乡愁。然而此处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应当是凄厉的风声,夹杂萧萧马鸣,与军中画角的鼓吹。汉人在塞上塞外,每闻边声,心中顿起悲凉,比如汉代李陵 《答苏武书》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羣,边声四起。"
此时极目望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气势极雄浑,或化用唐代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较黄土高原的延州更加苍凉。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