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马思纯引用"伪张爱玲语录"的争议,不知你有没有疑惑过这是否与营造特定人设的目的有关?像张爱玲、三毛这样的作家,或者梵高这样的画家,是否更会得到明星群体更多的青睐?如果照着这个思路分析下去,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张爱玲、三毛、梵高代表着一种小资式的文化品位,而它被明星群体筛选出来,意味着明星所属文化秩序对某一类审美的偏爱.
演员张馨予也引用过鲁迅的名言来评论校园暴力、欺负弱小和动物的人,句子确实出自鲁迅的《华盖集》,只是写了错别字,把"刃"写成了"刀":"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
因诺贝尔文学奖而获得广泛知名度的莫言,与鲁迅一样是"伪名言"的重灾区.演员舒淇2012年在微博上就分享过莫言小说中的"十大名言",如:"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些鸡汤的流传,与大众文化对名人的想象混杂在一起,符合大众想象的伪名言自然会得到更广的传播度.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流行语,并没有多少人与舒淇一样相信它是出自莫言之口.而从这些流行的"伪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意识图景中的简化框架——作品中表现出丰富女性意识和时代批判性的张爱玲,被简化为一个都市情感书写者;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梵高,被简化为一个残酷世界的对抗者;主持提炼、为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屠呦呦,被简化为一个坚持自我的追梦人.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我没说过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