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保证顺利通水,必须要有直径更大的涵管。当时,富江乡的富强村至大荒沟屯正在修路,更换了许多涵管。9月1曰下班后,我骑摩托车前往寻找,在大荒沟村边看中了两个更换下来的内直径1米的涵管,不论是质量还是直径都十分满意。大喜过望的我立刻联系村干部,几番协商,未果,我只好失望返回。大荒沟屯距我家十多公里,往返需二十多公里。当晚下雨,天很黑,路上沒有其他人,原来的路只是修了涵洞,路面坑洼,积满雨水,摩托车不能骑快。晚8点半,一脸疲惫,满身泥水的我才回到家。
找不到现成涵管,我只能另想办法——因地制宜,修建平板桥。在距修桥地点约两公里处有个采石场,中小石块都已卖出,只剩下不易搬动的大块和巨大块石头。几经琢磨,我决定就近取材,选用大块石头做平板桥的基础。既坚固,不易腐烂风化,又不会被洪水冲走。大石深埋地下,可防止桥基础松动;护理道边,也是防止洪水冲毁路基的理想材料。我与采石场厂主说明用途,得知我是为百姓办实事,他慷慨地以低价出售。我雇佣挖掘机和两台农用机车,运了十四车大块石头,顺利备好了修桥石材。
秋收一天天临近,水泥桥又需近一个月的养护期,为不误农时,必须抓紧时间修桥。9月4日下午挖掘机开始取出涵管,挖桥基础。桥基础都是淤泥,是典型软基础。野外施工没有电力,无法将基础泥水抽干,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挖掘机把巨大岩石下到基础坑里,一块一块连接起来,再用中等石块填满巨石间缝隙,然后用混凝土铺平基础。9月5日我计划雇瓦工师傅砌筑石头砂浆,因农忙没雇到瓦工,只好自己干。我父亲是石匠,我自小耳濡目染,对砌筑砂浆石头技术也懂得很多。烈日当头,气温近30度,我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开始砌筑石墩。大石头搬不动就借助工具一点点移动,实在搬不动的就用铁锤破成小块。小石头不够用,自己开手扶车四处捡拾,没有模板又同施工队借。这是不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韧劲?我利用两周的双休日终于用钢筋混凝土砌筑好了桥墩,又在桥墩上浇筑了30公分混凝土。9月12日,我雇佣瓦工用15公分厚钢筋水泥土铺好了平板桥面,又对损毁的路边用大块岩石加固,再用粗沙铺平路面。坚固的新桥横跨水面,路过的群众纷纷点赞,他们看着马上要竣工的小桥高兴不已。
9月30日,这座"新"桥竣工通行。桥和路投入石头14农用车,沙子4农用车,钢筋452元,水泥1吨,人工8人次,挖掘机两次共计4小时。桥和路合计支出5300元。修复后桥面长米,宽米,高米,完工后通水量是原涵管的5倍以上,满足通水通车需求。
路通桥畅民心喜,一路顺风笑语稠。憨厚朴实的村民高兴地说:"桥修好了,我们可以下地干活了。这些天桥断了,农机过不去,我的地迟迟不能收获,多亏了王老师及时把桥修好……"
"感谢你重修了这小桥,我们以后上地干活再不用愁了。"
村里也一直想把道路建设好,可资金是个问题。村书记说"感谢你帮助解决了村里的困难,我代表父老乡亲谢谢你!"村民们带着微笑,真诚地说声"谢谢",用这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村民的满意和赞赏,让我既高兴自豪又有些不安。我想:我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儿,却得到父老乡亲如此高的评价。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