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4.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5.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6.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3.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16.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8.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24.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34.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36.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7.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4.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4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51. 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人,感谢老师的教育树人。
52. 若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吾亦不敢忘桃李之教。——无名氏
56.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61.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6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65.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荀子.劝学》
66.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67.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68.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70.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71. 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7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8.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81. )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83.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87.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8.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9.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95.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96. )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10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101.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10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0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8.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109.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110.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113.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114.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