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天高云淡,空气格外清新,我和五个小伙伴约好,同爸爸妈妈一起去仙源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我们一行共有三辆车,我坐的是施阿姨的车。听妈妈说施阿姨开了店经济宽裕之后,每年都会去看望这些老人,已经坚持十几年了,很是让人敬佩。我们两辆车载客,另一辆似乎也满满的,但装载了什么东西不太清楚,就在我对车中装载的物品胡乱猜测时,"吱"的一声刹车响,目的地——敬老院到了。
我们一行共有三辆车,我坐的是施阿姨的车。听妈妈说施阿姨开了店经济宽裕之后,每年都会去看望这些老人,已经坚持十几年了,很是让人敬佩。我们两辆车载客,另一辆似乎也满满的,但装载了什么东西不太清楚,就在我对车中装载的物品胡乱猜测时,"吱"的一声刹车响,目的地——敬老院到了。
当第三辆车的门被拉开,满满一车日用品和各式各样的美味面包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几个兴奋不已,旋风般地争着把面包和日用品搬出。
我们先拿着物品和老人们合影,旁边晾衣服的,围着八仙桌喝茶的,磕瓜子的,都很快被吸引,赶紧凑过来喜气地笑着。暖洋洋的金光柔和地照亮大地,照亮老人们脸上幸福、满足的微笑,"咔嚓"一声,时光被定格了。
拍完合影,我们一手一个地提着礼物去分发给老人们。当我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最真诚的祝福时,老人们亲切地直和我握手。"谢谢!""谢谢小朋友!"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笑盈盈地望着我,连连向我们致谢,搞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
在这么多老人中,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一位站在门口的头发全白的老爷爷。当我们送给他礼物时,他却着急地挥舞拐杖,示意我们把物品先送给卧病在床的病友,回来又引着我们把礼物分发给了没分到的人,最后再三感谢地收下自己的那一份礼品。
礼物发完了,大人们在和老人聊天,我们几个孩子参观敬老院。只见一个个餐盘依次排在贴了序号的桌上,深深的饭槽被洗刷得一尘不染,不锈钢的餐具和汤桶,光洁的墙面……感觉比我家里讲究、干净多了。旁边的院子里有各种健身器材,十来种没一个生锈、起苔,比中通广场的要好上几倍。
我们把敬老院逛了个透,无不赞叹这敬老院设备的周到、舒适。
仔细想想,这正是现代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背后是政府为了让无儿无女的老人安度晚年的出钱出力,是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关心,是施阿姨每年坚持送礼送福,更是送出关心的高尚德行。
我曾问阿姨为什么每年都来,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心疼这些老人没儿女照顾,过年的时候送给他们一点东西,不值多少钱,但是能让他们感受到年的味道,让他们也能开心过个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儒家思想几千年不变的仁爱主义,更是我们要学习的孝道思想。正是有了像施阿姨这样的好心人,有了社会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才让无儿无女的老人们,平安度过晚年。
离开敬老院时,天是碧蓝如洗,水是石上淙淙,心灵从未有过般的纯洁、澄明,这大概是做好事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