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加大对民营企业项目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充分放大民间投资。加大项目储备和引进力度,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亩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按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物流项目4%),项目固定资产达到一定额度的,视建设情况予以奖励。奖励总额不高于实际取得用地成本,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从实现运营收入之日起,第1年至第3年每年安排项目对新增财政收入的50%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第4年至第6年每年安排项目对新增加县级财政收入的30%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对新增加县级收入特别突出的项目,可酌情放宽政策限制,以政策优惠吸引更多民间投资项目及企业入驻开鲁。认真落实自治区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发放资金,全面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在开发区建设标准化厂房,落实《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落实^v^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建设每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奖励200元,但总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对年节能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含2000吨标准煤)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打捆项目),每节约1吨标准煤给予200元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0万元。(县发改委、农牧局、工信科局、财政局负责)
37.继续实施规上护航行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小升规"企业培育"三项行动",将营业收入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小型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户以上、优质中小企业2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资金,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县工信科局负责)
38.贯彻落实《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促进重点产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合作,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资金支持。(县工信科局负责)
39.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落实上级部门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治区级市场细分领域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平台载体的奖励政策。(县工信科局、财政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