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主要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其中豪放一派又以苏轼、辛弃疾为最。苏辛的词作中从不乏慷慨激昂之语,苏轼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哪怕是历经千年读者依旧能够透过时间的脉络感受到他们的冲天豪气。
虽然苏辛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不过由于身处的年代不同,其实他们的词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苏轼所生活的年代,宋朝还没那么羸弱,所以苏轼虽然一生贬谪颠沛流离,但是很多时候他遭遇的困境都是朝廷内部之争,所以面对己身的宦海浮沉,苏轼表现出的是一种豁达。而辛弃疾则不同,他所处的年代,宋朝已然是摇摇欲坠,他从一开始就以恢复中原为志,所以他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慷慨激昂。但由于南宋朝廷的苟安,他的一生只能壮志难酬,这也让他后期的词作豪放之余更是多了几分无奈的愁苦。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词正是辛弃疾最大气磅礴的一首词,当时他霸气地将词题写在墙上,但其中除了磅礴的气势,更夹杂着难以言说的悲愤和怨怼,其中10字更是千古名句,读完不得不感叹:信手拈来自有一股霸气。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辛弃疾的这首有悲有怨有气势的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作这首词是在担任江西提点刑狱之时,当时途径江西造口心有所感写下此词。其中造口这个地方,南渡之初,隆佑太后曾在此被金兵所杀。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有特别意义的,或许在他心里这里就是象征着中原的败落。
这首词正是以隆佑太后金兵被追杀之事起兴。郁孤台下这赣江之水,其中又有多少令人伤感的泪水。这两句词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对于当时的社稷岌岌可危的悲痛,也有对于金兵猖狂的悲愤,五味杂陈之下让这两句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悲凉之感。在这样的地方,词人自然免不了陷入对于往事的回忆,所以自然而然就是远望已经陷落的曾经的都城,但是中间无数重山隔绝了词人的视线,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封闭感,从中不难感受到词人压抑的悲愤。
下片起首两句则是表达了词人的决心和志向,重山或许能遮住远望的视线,但是遮不住东流的江水,不难体味所谓江水实际上是指正义之所向,而这10个字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可谓气势非凡。最后两句则是从回忆和感慨回到现实,词人在傍晚的江边愁苦难抑,耳边又响起阵阵鹧鸪啼鸣。这里的"愁"是对于南宋朝廷苟安妥协的愁苦,而鹧鸪声也可理解为广大想要收复中原的心声,其间杂夹着难以言说的沉重。
辛弃疾这首词全词沉郁顿挫,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被誉为词中瑰宝。历经千年,至今读之令人跟着词人一同怅然,"词中之龙"的词作造诣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