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同是被逼迫。译:我们都是被逼迫的。(《孔雀东南飞》)
6.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9. 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10. 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11.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3.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16.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17.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18.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19.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译: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鸿门宴》)
2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27. 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34.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5.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3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37.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38.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4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48.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5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5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55.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56.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57.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59. 汝是大家子。译: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