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5年,公司拥有200名员工。戈特佛里德•肯宁家在员工会议上对1974年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就做出肯定,大家信心满满。没想到的是,全球经济形势从1975年开始发生变化,这是自从5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至今,失业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一百万人次。联邦共和国开始遭遇其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曾经是全民就业的日子结束了。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肯宁家不得不减少了精密测量工具的生产,取而代之,他们决定将生产重心放在钟表的制作上,但并没预料到未来的钟表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改变。
公司仍旧将重点放在改进机械机芯方面,不断地提高机芯的运作精确度和持续动能。但是,要做到精确计时,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原材料,更要精密的制造工艺,这都导致成本高涨。在20世纪七十年代,新型的石英钟开始被推向市场,一种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工具忽然变得廉价起来。
一夜之间,时钟制作工艺似乎不必在精确度上再下功夫,机械时钟落伍了。黑森林地区的大部分时钟厂开始顺应潮流,转而生产石英钟。但是,随着1975年远东地区廉价产品的大量涌入,许多原本雄心壮志的公司无法维系经营,只能申请破产。如今,只有一小部分的公司坚守下来,生产机械时钟机芯。
幸运的是在1976年,肯宁家通过为哥延根市的Feinprüf公司生产电子精密测量设备度过了这次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公司仍旧坚持传统理念,继续生产高精度、高技术的机械机芯以及高质量的时钟。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在1975年,公司新推出了一款HT系列西敏寺乐曲报时报刻链式机芯。
在1976年的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使用通过改进工艺制作出的新型高质量索式机芯— "维也纳路灯"挂钟横空出世,这个当时德国大师级时钟工艺的代表作是一项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很短时间内,该挂钟就已经生产出上千件,大量销往世界各地。
这款新型的索式机芯有一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特殊设计,其钟锤不再悬挂在传统的拉链上,而是挂在青铜索线和滑轮上。索式机芯被广泛运用于其它挂钟上,受到客户们,尤其是美国客户的青睐。直到今天,索式机芯仍被大规模地生产并广泛运用于肯宁家的挂钟和落地钟系列上。
作为时钟行业的创新者,肯宁家在1977年率先推出三重音乐报时报刻9音铃机芯,直到今天,这个系列仍由肯宁家独家生产。音铃只能在车床上用钻石铣刀手工制作,并通过准确细致的调音,直至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和弦报时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