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浅海贝类基地,放养文蛤、青蛤、毛蛤等贝类苗种1500吨;海水多品种综合养殖基地,由华春公司引进港湾扇贝1000万只、通和公司推广青蛤池塘养殖200亩;淡水养殖基地,推广泥鳅养殖50亩、罗氏沼虾30亩;华春公司新建海参池塘200亩;海星集团投资230万元对10000m2海参育苗车间进行了配套,培育海参苗1500万头,放养1000万头,预计可产无公害鲜活海参30吨,实现产值600万元;在新户北部海域增殖放流梭子蟹480万只、文蛤750万粒,提高了海域资源量;华春育苗场引进南美白对虾亲虾5000对,繁育幼体50亿尾;培育梭子蟹苗种800斤、日本对虾2亿尾。同时,全区推广黄河口大闸蟹29000亩;休闲渔业正在起步,八吕休闲观光园、海星海上观光栈桥已初具规模;以黄河口文蛤为主的万
亩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在积极申报待批,50万亩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获得国家^v^批准。
(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渔港二期工程已列入农业部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计划,已按农业部要求于9月18日进行了工程施工与监理招投标,并于9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六合7000亩标准化生态鱼塘整理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渔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已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厅、省财政厅批复。目前,六合乡池塘整理项目区的土方工程基本完成。
(三)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到新层次。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从规模、水平、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入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培植海星集团、通和公司等龙头企业,促使其迅速膨胀规模,提高效益。海星集团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名牌;新户乡投资1000万元建设通和贝类育苗场,改造扩建延海加工厂;河口街道黄河口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保鲜中心的同时,积极申请水产品进出口权。
(四)渔业科技水平跨上新台阶。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已举办培训班45期,培训人员2776人(次);选派13名渔业技术骨干、渔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到中国海洋大学进行短期脱产培训;引进推广了半咸水生态养殖、鱼藕生态养殖、大闸蟹生态养殖等技术。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配备了紫光分度计、电子视频显微镜等先进仪器,建成了水产品检测研发中心。
(五)海洋执法管理达到新水平。落实岸线分段负责巡查制
度,开展了"海监2008"等执法检查活动,顺利完成了全区养殖用海状况普查,加大了对违法用海行为的监督打击力度,确保了用海行为的规范、有序。目前,全区已确权的海域面积已达到26万亩,其中通过招投标拍卖确权海域面积11万亩,今年征收海域使用金398万元。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域管理,提高海域监控能力,投资150万元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正在设计建设中。
(六)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获得新成效。认真落实"两个"安全主要领导负责制和目标量化管理制度,针对"两个"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产品质量和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本辖区内所有渔业养殖企业、养殖户和渔药经营销售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圆满完成了水产品迎接奥运进京检查监测任务;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水产污染源入户普查。同时,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顺利完成了渔用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发放资金450余万元;建立健全了海上安全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开展了安全百日大检查、冬季水上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确保全区渔业生产安全。
(七)机关管理和行风建设得到新提高。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及"记三情铸三线"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理论,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和谐发展意识;全面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开展了经济发展环境"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机关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大处着眼,由小处入手,以抓好机关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制度健全、程序
规范、落实严格的良好工作环境,机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树立了海洋与渔业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