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学名为"大数据可视化和中后台能力底座",作为它的缔造者——谢云龙和他所在的团队,形象地称之为播放大数据的"电影院"。让数据更加智慧,让数据更具价值,是促使其诞生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每天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都会产生TB/PB级别的数据,但拥有大量的数据并不等于获得其背后的价值,如何发掘、盘活这些数据资产"金矿",成为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数据管控为核心,以数据可视化和管控中后台为左右脑,谢云龙团队构想出"一心双脑"的设计,希望围绕大数据存、算、用三大核心问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利用人类视觉认知特点,进行数据可视化,成为这个思路的核心内容。
"‘智慧数’平台是以大屏为主要载体的数据可视化再设计,它就好比一个提炼过精华内容的故事,能够给人在观感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人的共鸣,传递企业文化与价值。"谢云龙说。
3年前,他所在小组承接了某企业可视化大屏的开发需求,需要整体而又直观地给用户展示数据资源的采集、调用和对外服务的情况。然而,由于没有成熟的平台架构,团队五六个人耗费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初级的大屏呈现。
"这个大屏在数字罗列、图像呈现上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数据指标变化,就必须加班加点地快速修改,非常麻烦。"谢云龙回忆说。
为改善产品性能,团队采取"搭积木"的方式,提前做好一些通用的标准件,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需求,就通过标准件模板快速搭建组装,这样既保证了良好的呈现效果,又起到了快速响应需求的目的。
随着"智慧数"的构思不断落地,通过可视化能力与AI的技术融合,中国联通最终打造出一款 "会听、会看、会说"的大数据应用。
谢云龙介绍,"会听"指的是听懂用户的各种需求。为此,后台就需要设置大量规则库,不仅提前预设场景,而且能够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可能面对的需求,理解与之互动的用户的意图,呈现用户想要的数据结果。
"智慧数"还会"看"周围环境。"比如展示的地方下雨了,屏幕上也同步播放下雨的效果。"谢云龙介绍,平台连接了当地的天气系统,根据所处地域环境的情况,可对天气信息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后台的文字,系统可以直接转换成人工合成的语言,以语音方式"说出"当日天气和实时数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