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诗首尾连接都表达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同中有异第一节,紧扣住一个"再别",首节以"轻轻的"三字重复三次,显示出只身来到和"作别"时的怅惘、徘徊、犹疑、留恋的复杂情;第七节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虽节奏相同,但是诗句的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开的哀愁.首节的两个"轻轻"改成了"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感情更进一层.
3.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4.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5.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8.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历史上不可跨越的高峰,从诗歌本身的意象和节奏出发,探讨诗歌所谓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诗歌发展到现代,追溯民国期间的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古典风华,将必然有益于对新月派韵味的落实与传递。本文对《再别康桥》进行文本细读,分析诗歌中包含的古典诗歌意味。
9. 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11. 学校后勤主任到教室检查桌椅的保养情况。发现一张空课桌上刻了几行字,很生气,就问邻座的学生:"这是谁写的?"学生探过头一看,上面写的是《再别康桥》,就说:"是徐志摩写的。"后勤主任气愤地大声说:"你告诉徐志摩,叫他下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
14. 民国才女林徽因,才貌双全,玲珑剔透。读一读林徽因的经典语录,在这些唯美的语录短句中,感受一下才女林徽因的人生观与爱情观。在林徽因的语录中,对人生的感悟,对幸福的理解,均有自己的独特一面。
19.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21.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4.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林徽因的恋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那句"悄悄的我走了,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7.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28. 他轻轻的离开,不忍打搅,不敢占有,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想带走他的记忆,他的梦,甚至他自己。在那一片宁静的记忆中,志摩自由享受着康桥的旧梦。
29.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31.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34.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35.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xxx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36. 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
38.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39. 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42.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