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中,最高效方便的,要数在学校吃的午饭了,下课前五分钟,数一数饭菜票,大约还凑合,便撰在手里。菜票是极薄的,还好是一次*使用,否则将熟烂不堪。常常在洗过的衣袋角里发现一小团,菜票仿佛与钱有极大区别,也不甚爱惜。
下课铃终于悠悠地响了之后,人们跑出了教室,接着是50米障碍赛跑:30级楼梯一一45米加速跑——5级楼梯——5米溜早*。随着叮叮当当的伴奏,咚咚的鼓点前进,少不了几个人仰马翻的。食堂的小窗口即刻便塞满了人:侃大山的,背英语单词的,东张西望的,吊着脖子看菜的,找饭菜票的,应有尽有。提着好几个饭盒的,是人缘极好的;拿着旧饭盒的,是吃食堂历史比较久远的;食量大的,提个没盖的锅子来吃饭;也有新近离家,带一套精致的塑料小碗来享受家庭温馨的;也曾看见住宿生,早上来不及,捧了个刷牙杯子就来打饭的。
高矮胖瘦不同,食量不一。没有谁吃一两饭而被笑称为"减肥",也没有谁打七八两饭被讥为"肥猪"的,同在一窗下,何必相烦扰。这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吃饭,也有爱独处的。倘若有一桌上方蒸气缭绕,不消说,刚踢了球;又看到某一桌静悄悄,突然又爆发出一阵大笑,是有了花边新闻在相互交流。眉飞*舞之间,难免我吞了他的口水,他咽了我的唾沫,也不计较,万物本同源嘛。有的破口大骂食堂饭沙多肉老,但终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得"所感,不复言语了。有的老师对"导师制"也偶尝试之,与学生坐在大食堂里共进午餐。
汤是免费的。上层是汤水,清油可见;中层是菜,一样粗细,透明可爱;到了锅底就挺惨,不知从哪儿掉下来的饭粒垫着一层,搞不好还有几把小汤匙等着人去捞。对这只有两法可施,一则眼不见,心不烦,二则干脆扔了勺子不喝。
泔水缸前也挤了人,高台跳水的剩饭菜扑通扑通地下去,缸的四周洒着的小白点都是没命中目标的。照例有几个从生下来就折腾到缸里去的包子,似乎与艰苦朴素的校风不大相称。
走出食堂,消化快的人已经在*场上打球了。刚才还分秒相争的路变得那样悠闲,想来也是一番感慨,大约得到的东西总是不太珍贵了的。念起没进附中时,紧张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进了附中两年,也不知虚度了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