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校园分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三方面。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文化校园就是把校园建设成有活力、讲文明、有浓重文化内涵的校园。
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自然环境优良,物质、能力、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努力发展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xx年,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第一中学,我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启动了一项名为xxx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xxx的活动。同时,我国的农业也在面临一个大的转型,现在农业类型很多,比如: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 ,都旨在提升农业的附加值,这些都是新兴的创意农业。用我国最根本的农业来规划一个更具有意义的教育基地————xxx生态校园xxx,是件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事。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研究 有关当前国内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方面,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 教育的思考》中指出: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从20 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 位。从总体上说,大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一直没有 明确的要求,没有把环境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 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这是导致大学生生态道 德意识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在普遍 缺乏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加强面向各 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和迫切。周传勇、綦玉帅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 育的主体性构建》中阐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不断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主体性建设是其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 育的主体既是从事高校德育的广大教师,又是接 受德育内容的广大学生。只有从双重主体建设的 高度,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孙凯军在《论 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尽管目前大
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方面有很多建树,但是现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 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 认识观念偏差。许多院校只重视专业教育,没有 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 而忽视了生态德育教育。第二,大学生生态道德 内容体系零散。在现实中缺乏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体系,生态教育内容十分零散,生态文明还只是 一些系或专业的专业教育内容,不能形成上下贯 通的完整体系。第三,教育实践存在误区。德育 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谢东娣、岳君 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 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 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 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 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 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 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