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去梭龙立战功,为什么纳兰性德感叹,不知征战几人还?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清朝 纳兰性德《浣溪沙》
康熙21年的8月15,就是全国过中秋的好日子,天上一轮明月。28岁的纳兰性德接到了康熙皇帝的口谕,从即日起,他跟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去往梭龙。此前康熙接到了,黑龙江边境不安宁的消息,北方的罗刹国就是历史上的沙俄,在边境上生事,强占土地已经达30年之久,而这片土地正是清朝的发祥地附近,康熙皇帝决定派副都统前去摸清边境的地理地貌,敌人所在的据点,以便获得第一手翔实的侦察资料。
而纳兰性德,作为乾清门的侍卫,此时负有重要的任务,就是作为皇帝的亲信,陪同郎坦,考察沙俄侵扰东北的状态,并观察将军行事,最后对康熙做汇报。
2019年11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在平阴县孝直镇孔庄村种植的婺源皇菊。
有人以为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近臣,虽为近臣不假,但绝对不是登堂入幕那种,他只是特殊的群体,皇帝身边的侍卫之一,且在乾清门侍卫之上,还有御前侍卫若干人。这些都是八旗子弟的精英,以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安全为首要任务。纳兰性德是其中几十名中的一员。
他们拥有特殊的身份和荣誉,可以穿黄马褂戴花翎,英姿飒爽,如果皇帝是太阳,他们就是围绕太阳的黄色光芒。从侍卫走出的朝廷武将,重臣不在少数,但考察期是相当漫长的,而工作十分枯燥而严谨。
纳兰性德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五年,实际他和皇帝正面的交集并不多,除了皇帝高兴的时候,让他这个文进士出身的帅哥陪做几次应制诗,他其实就是长期跑龙套的,军国大事没有他的份。在乾清门这个角度,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官员的升迁或者惶恐吧。他无数次看见父亲进入朝堂,也无数次听闻了许多内幕。
康熙选中纳兰出使梭龙,因为他相信纳兰明珠家族的忠诚。纳兰在侍卫这个岗位上也有五年,是时候,让他有更多的历练。这对于纳兰家族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获得皇帝的信任,为将来外放做官,是打下基础的。
2019年11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在平阴县孝直镇孔庄村种植的婺源皇菊。
纳兰性德一直回避官场,从他的志愿来看,他一直喜欢读书,最希望进入翰林院,和大儒研究文化知识。或者这是从小看到父亲做官的战战兢兢,得出的不详。又或者是家族的血泪历史,他们家族曾经是明朝关外的藩王,但因为皇太极的铁血征服,险些灭族,虽然祖父以降获得了后人生存的机会,并纳入贵族体系,但家族失去了大片土地,且严密受控于清朝皇帝,这种高处不胜寒,没有未来和安全感的感觉,是这个家族所特有的。
所以当翰林院落选,反而被康熙选作侍卫,纳兰性德并不算太开心。如果是为家族的荣誉,或者纳兰会有豪情和激动,但显然整个家族都被劫持到以武功论赏的尚武体系,纳兰性德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没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纳兰性德自然是完美主义者。自妻子离世之后,侍卫的工作可以扈驾康熙到全国各地游历,多少缓解了那种亲密爱人离世的悲伤。纳兰性德虽然不情愿从武,但是他贵族的身份和严谨的工作,也得到工作中的赞赏,比如他曾经做过弼马温,就是宫廷的马政,短暂的牧马生涯,让他成为辨别培养马匹的行家。康熙看重他的,自然是工作的缜密和忠心。
纳兰性德因为妻子早逝,比别人更多一份爱惜家人的情感。无论他心中有怎样的男儿情怀,但总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底色。
此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通过官方的军事驿站,一路加鞭往北,朝行暮宿,日行百里,到重阳节前后,已经北行千里外,塞外的秋天比皇城高旷寒冷,纳兰性德经过的是各种古战场,看到了历历秋坟。他充分领会了前人征战的那种铁血与苍茫。而行军途中,总会有各种危险和意外,让他再次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我想将我的心情,由天上高飞的大雁带回去,可是在这个地方只有西风吹面,浊酒温肠,我的面容不但为风沙所侵蚀,也为别离的情绪所左右而显得分外黯淡吧。
只是这塞外,如此美丽寂寞的古原,一天如碧,满地菊花。这正是家园好酒团聚的日子呀。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人几时还。"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性德行的军事驿站,那些古代的军事建筑仍旧在使用,烽烟是用来传递军事消息的。有可能是纳兰性德一行,通过烽烟来传递到下一站,也有可能还有零星的边境冲突和战争,但显然,这里不是指的沙俄。是未臣服的部落间的?
第一可以说是他自己,因为按照行程来算,他还没有到达要去的地方,起码还有2/3的路程。连目的地都没有到,何谈归期?这里也可以看到纳兰性德在军旅途中的辛苦。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
第二,此次要深入战争冲突之地,而且也是做好了思想准备的,可能这一去会发生战争和冲突,他们是做了死的打算的。几人可以回家?
第三,这个征,很有意思,有征服,远征的主动,也有被征的含义。他纳兰性德也很摇摆,这次是他主动请缨还是康熙拿来就用呢?
第四,放在寥廓的边境背景上,放在大历史中,凡是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有些人永远埋骨边境。这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甚至早已经洞彻战争会带来创伤和悲哀。
第五,他或者因此有对家人的愧疚吧。毕竟他死过妻子,那种亲密之人的离开带给他无尽的痛苦,那么他这一去不还,他知道总会伤到爱他人的心。
这首诗其实有浓浓的历史感和反战情绪。但与此情绪相反的是,纳兰性德经过艰苦的跋涉,以及缜密的侦查,获得了第1手详实资料,供康熙皇帝决策。
两年之后,梭龙战报传来,前线大捷。一场胜利平息了多年边境的冲突,人们获得了安宁的家园环境。康熙帝认为纳兰性德侦查提供的资料,是这次胜利的基础,有功社稷。但是此时纳兰性德刚刚以31岁的华年因病谢世。
纳兰性德身上,同时有忠诚和厌战两种思想,构建起他短暂生涯的多面人生。关于纳兰性德身上还有很多谜团,比如他对满清王朝的真实看法,他的思想,他的忧郁气质的真实来源,包括他的死亡,都是巨大的谜题。我写下的仅仅只是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