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坐在茜纱窗下,细数轮回了一季又一季的满帘落花?是谁,才情斐然,诗意嫣然?是谁,焚稿断痴情,掩骨埋风流?
茫茫人海,可悲多人责备,多人冷落,却又可喜,喜得有那么一人知己,护己。
手把花锄空洒泪,对着明溪,拾着落花,葬着落花,吟着"花开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是否是你的执拗,任性,尖锐害了你,才落得"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下场?殊不知,这偏偏是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对这些浓妆艳抹的人心机深重的嘲讽!你不愿与她们一样,失去自己高洁的傲骨,旷世不羁!
园里人都说你不及薛宝钗端庄,贤惠,可是这宝钗不也还只是个世俗之人?当日王熙凤问她是否愿意嫁给宝玉,不也还是点头了?明知宝黛情深,却因为一己之私,害的黛玉"焚稿断痴情",害的宝玉"出家了世俗",不也是她一手造成的,装什么清高脱俗!
大观园里真的是人心叵测,晴雯就因长得标致些,就被送出园去,最后落得"抱屈夭风流"的下场。
而那史湘云,因一次来金陵王府,与黛玉起了争执,后来一直对黛玉心存芥蒂,一直认为黛玉不及宝钗。这样的人,若是现在,断不可以交朋友。妄自下结论,不知宝钗是圆滑处世,而黛玉却是将锋芒毕露,才能使别人不来伤害她,也伤害不了她。
那日晴雯坟头,宝黛两人写的一首诗来祭奠晴雯,却最终也成了他们两个的预言——
是啊,"卿何薄命",多么无奈,荒凉的`句子,令人扼腕叹息,也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