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密结合中央、自治区部署要求,2022年推进工业振兴形成了"12510"目标任务体系,即一个政治保证,两个总目标,五个专项行动,十个重大工业项目。一个政治保证,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两个总目标,就是打好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以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全景图为统领,形成全区推进工业振兴一盘棋。五个专项行动,就是推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专项行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专项行动、关键产业链头部企业对接专项行动、"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十个重大工业项目,就是推进十个以上对产业链有重大带动作用、当年投资量大、形成较大产值的重大工业项目。
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紧紧锚定"12510"目标任务体系,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提质扩量要素支撑,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实施用电、价格等先导性匹配性指标监测,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产业链协同的突出困难问题。二是加强稳增长政策措施研究和储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施"一行一策""一企一策",解决产业链堵点卡点问题,促进行业平稳增长。三是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突出抓好能源电力保供,推进北海、防城港煤炭储备项目建设,推动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和云电西电送桂协调运行,组织开展电力、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加强"铁水公机"运输协调管理。四是强化优化工业振兴^v^服务。紧盯产值前500家重点企业、"双百双新"项目、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园区,完善企业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3张清单"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兑现。
(二)着力抓项目扩投资,不断优化结构增强后劲。今后工业发展必须要靠新的增量,完成每年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的任务,必须要有一批大的项目来支撑,各地要敢于招大项目,敢于招专精特新企业、头部企业,把抓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着力实施十个重大工业项目。今年自治区将建立"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歌尔股份南部制造基地、格力电器(桂林)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带动性强、投资大、产值高,各相关市要集中精神、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抓出成效。二是狠抓"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今年新实施两批次"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推进项目380个以上,新开工95个、竣工投产55个、谋划580个以上、签约落地24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三是持续推进"千企技改"工程。在汽车、机械、冶金、有色等行业组织实施1000个以上技改项目,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四是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招商工作组,聚焦产业林全景图明确的补链强链延链切入点,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招商行动,联合各市瞄准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精准招商,推动一批企业总部落户我区。各地要精准服务签约项目,切实提高项目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真正形成投资增量和增长新动能。五是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联合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工业用地保障,加快工业项目审查审批。用好400亿元工业振兴支持资金。推动"桂惠贷"投入工业企业的比例不低于40%。组建运营广西工业投资集团公司。
(三)实施重点园区"115"工程,打造高质量产业承载平台。力争千亿元以上园区达到4个,500亿元以上园区达到7个,100亿元以上园区达到50个。一是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持续加快推进重点园区的高标准厂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将优先支持重点园区、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投资增速和产值增速高于全区的园区,优先支持进度有保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科学精准安排300亿园区专项债券。各地要提高专项债券的支出进度和使用质量,确保专项债券使用形成的有效投资大幅增长。标准厂房闲置率高的地方要加快引入制造业项目,不能让已建成的标准厂房"晒太阳"造成浪费。二是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区选取1—3个重点产业园区,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园区的企业、投资、增加值、创新等方面考核评价。
(四)坚持以产业林全景图为引领,着力强企补链扩群。一是深化应用产业林全景图。丰富产业关联、要素支撑、产业图谱和创新支撑等产业生态信息,深入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全景图明确的产业和项目,自治区将集中资源与各市一起推进,不符合全景图方向的项目,自治区原则上不予支持。二是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新增百亿元产值企业4家、龙头企业70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各市县要把抓专精特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制定出台为中小企业办实事实施清单和配套政策文件,抓好中小企业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政策落地落实。支持各地利用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大力引进、培育和孵化中小微企业,形成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推进汽车、机械等产业补链强链、产品填平补齐,推进国轩高科动力电池、柳工高端装载机智能化工厂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汽车、工程机械、内燃机本地配套率。推动糖、铝、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石化、木材加工产业等传统产业补链延链,推进南南铝等数字化改造、盛隆冶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南国铜业二期、信义光伏年产120万吨太阳能玻璃、大自然高端绿色家居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聚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快引入重大项目、做大规模总量、完善产业生态。推进天际、合众等新能源整车项目,华友、中伟等新材料项目,修正集团贵港医药产业园等医药项目建设。五是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做实壮大。新认定一批"广西轻工园",加大力度承接家具家居、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项目入园建设。推广柳州螺蛳粉产业经验,打造梧州六堡茶、河池丹泉酒、广西山茶油等十大"桂字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