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全国劳模黄华(神龙公司高级技师)的事迹让大家耳熟能详,我也从媒体上看过不少有关他的报道。不过,心里总觉得大家都是维修工,都在做着机械修理工作,他真的有那么多真挚、感人的事迹吗?终于,在一次工作接触中,让我重新‚认识‛了黄师傅。也正是这一次邂逅,让我更好地审视了自己。黄师傅不仅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更是在踏踏实实地做人。
一把特制扳手 11月初,黄师傅放弃周末休息,来到焊装T/B车身线1313成型机作检修技术指导。 要知道,1313工位一直是焊装分厂生产线的‚瓶颈‛,由于工装复杂,设备故障率较高,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T/B车型的整车下线。
周六检修的主要内容是成型机的下部工装。当大家做好一切准备,即将开工的时候却傻了眼。原来,固定工装的一个螺母竟然是50mm!大家看着自己手中的工具,面面相觑:最大的常用扳手也仅仅是24mm。面对大出一倍的‚嗨家伙‛,同事们各抒己见,有的尝试着用管钳,可位置又干涉管钳咬不住螺母;有的提议去机修中心加工一把特制扳手,可是从下料到制成品,少说也需要好几个小时。一上午就得这么挨过去了。如果放弃这里的检修,先去做别的事情,可1313成型机的皮带轮已经严重磨损,这个当口如果不及时修复,必将带来更大的麻烦。
正当大伙一筹莫展时,黄师傅急匆匆地赶来了,他的手中正拿着一把大家急需的大号特制扳手。原来,黄师傅早在两周前就已查看了成型机的下部工装,并发现了这个隐蔽的特大螺母。他知道,维修部门还没有这种特制扳手,就量好了尺寸递交机修中心加工了一把。欢呼声代替了争论声,检修工作在黄师傅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维修工喻盛良在拆卸螺母时不停地搓手,这一细小的动作却被黄师傅喊停。原来,扳手过大,重量也就增加。扳手手柄的棱角在用力时对手形成剪切应力,很容易扎手。黄师傅拿过手柄,仔细地用打磨机给手柄倒角,那专注的神情又让我们内心多了几许温暖。
在1313成型机检修现场,磨修工在处理一组从动轮时,感到光线很暗,操作起来非常吃力。于是,他的伙伴便拿出电筒来协助照明,可是,还不到两分钟,手电筒就没电了。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抱怨‚水货‛时,正在一旁‚督阵‛的黄师傅迅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只电筒来,直接照射在磨修工的作业位置,强烈的直射光一直延续到修理作业完毕。这次真的让我们惊叹不已,问黄师傅的电筒怎么这么‚扎实‛,而他只是憨厚地笑了笑,甩了甩一直举着电筒的手臂。事后,与黄华一起共事多年的王工告诉说,黄师傅的电筒是自己花钱买的,将近200元,已经记不清他买过几个了。直到这时,我面对媒体所作的报道再也不会心存疑虑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就是当年情景的重现和佐证吗? 一些个‚唠叨‛
在整个检修过程中,平日少言寡语的黄师傅显得话有点‚多‛。他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工装的机械原理、日常维护,并反复告诫我们:‚只有做好了日常维护保养,才能更好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可别说,就是这些个‚唠叨‛,渐渐地还真的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
在拆卸重物时,由于部件很沉,搬动起来非常吃力,黄师傅便赶紧劝道:‚小刁,这样不行,搬运时重心一定要稳,不要弓腰,这样很容易受伤的。‛说完,亲自给我做了示范。
在调整传动工装时,作业者以为自己所站的位置已经很安全,不过离运行设备稍有些接近而已。就这样,还是被黄师傅‚唠叨‛出来……
这次1313下部工装的检修,若按常规完全可以更换新的从动轮和皮带链,可黄师傅仔细检查后发现构件受损的部位只有从动轮上的一个齿,如果全部更换,仅配件成本就高达五万元,而修复从动轮一样可以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最终,在黄师傅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修复。
原本以为,设备修复之后,这项工作就应该结束,可黄师傅却领着我们一块分析该设备的损坏原因。最终查明,原来,在更换机器人电极帽时,电极帽掉地之后又反弹进入到了皮带链,从而导致从动轮受损。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出现?黄师傅最后又设计出了一套除尘设施,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
这就是我仅仅接触一天的黄师傅。从一件件平常的小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不是在做秀,只是在默默地从事着自己的本职,这样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与操守,给他身边的每一个同事都将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和影响。
类似的还有〈宋青春的"医疗手册"〉一文,则是从与人物有紧密联系、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物品——纪录巡道情况的日记本入手即宋青春口中的〈安全手册〉入手,讲述由这个物品引发的人物故事,从侧面突现凸显人物善于积累经验,善于通过历史纪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特点,有新意、可信度高,就好比案件中的物证一样。另外,这样写人物通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线索清楚。
这篇通讯从写徐道宏决定补偿妻子入手,从侧面反映了他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全文没有一个字评价徐道宏如何无私奉献、如何热爱工作,却让人从心底敬服这位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