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生活形容原生态美食的唯美句子,我总爱厚着脸皮去一朋友家蹭饭。
小两口租住在一室一厅小房子里形容原生态美食的唯美句子,厨房仅容两人转身,厅也小,人少时茶几即为餐桌,人多茶几上垫个小桌板,大家挨挨挤挤围桌坐着,每次相聚大家伙都会把自家寄来的风味双手奉上,湖南的冬笋、贵州的腊鸭、潮州的粽子、东北的血肠...
老友厨艺不错,手脚利索,常一边指挥大家打杂,一边一边闲聊日常,一边洗菜、刨皮、切肉、剁椒,炉火熊熊锅铲"叮当",油水相煎"嗞啦"作响,管它天南海北,凭你麻辣酸甜,菜一出锅,饭一端上,个个都感动得一塌糊涂。
曾经,何其喜欢去酒店餐馆,热衷于尝试不同的美食菜品。川湘黔粤南口北味漫过年轻的舌尖,勇敢的味蕾就是要挑战不一样的麻辣酸甜形容原生态美食的唯美句子;也爱在环境安静格调优雅的餐厅进餐——精美菜肴盛在漂亮的餐具里,椒红葱绿姜黄蒜白,色香味形皆有章法,养眼饱胃,温馨灯光下与家人亲友进食,轻声细语,身旁服务生训练有素,彬彬有礼。那时的我年轻浪漫,追求活色生香,想要优雅精致的生活品质。
也许是抵不过岁月消磨,味蕾与胃肠渐衰,不再年轻气盛,不再有那么多好奇渴望形容原生态美食的唯美句子;也许是厌倦了在餐厅正襟危坐、谨言慎行的疲累,总之,中年后的我渐渐不喜欢在餐馆吃饭,不再嗜好猎奇新鲜美食,多数时更愿意宅在家里,白饭清粥,素简小菜,一钵靓汤,最是抚人肠胃。
不变的是,我仍有兴致与亲友聚会加餐。时而自家、时而他家,有时坐享其成、有时亲自动手,团团坐围一桌,家常菜吃得酣畅淋漓。我想,我欢喜的不仅是其中某道家乡菜肴,饱食一番后可纾解乡愁思念,更多的应是迷恋那不戴面具,与家人亲友在一起的轻松随意,回归凡尘烟火让人内心踏实安然的感觉。
中国北纬三十度,神秘的雪峰山脉深处,一种美味正在孕育,它从地下茎上发芽,慢慢生长,冬天挖出可吃。
每当此时,此时大山微风拂面,竟能嗅出一丝清甜。在当地人眼里,这是一种美味的信号,它深藏泥土之中,正奉天命破土而出,这种美味只会露出一点点尖芽,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对于这一切,湖南安化的一对侗族姐妹花深谙其中。
雪山冬笋,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最地道的美味。因为它不仅充分留存了笋质幼嫩鲜脆的本味,还保留每一个湖南安化人的辛勤劳作,只因它极其难挖 ,即便是挖了一辈子冬笋的老人,往往一天只有几斤的收获。
而冬笋除了美味之外,更是当地农户改善生活的依赖。侗族姐妹花每年趁着冬笋生长与当地农人一起前去寻觅,她们单纯善良,把最好的山货留给那些信任她们的客人。
而对于大山的索取,他们常怀感恩,在他们看来,只要简单富足,生活低调满足,这份破土而出的美味,就是生活最质朴地道的甘甜。
贵州苗寨,每逢冬日天空放晴,村子里家家户户便会在自家门院前摆好架势熏制腊肉。男人磨刀霍霍向着家猪,女人则守在案台均匀地把猪肉切成一块一块。接着苗寨人会一边拍打猪肉一边抹上盐粒,然后用上自家酿的米酒把盐溶掉。山风吹来,一块上好的生鲜腌肉得以成型。
以硬木为燃料熏烤腊肉,是苗家人千百年来的不二心传,也是苗姑娘王启红的家传。在熏烤腊肉之时,苗寨人们还会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一阵阵烟熏四散,一声声火光声响,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
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居自然的山涧,苗姑娘每天都和寨里人一起熏制腊肉,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大山的味道。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寨民们引以为傲的淳朴味道逐渐走出大山,成为带着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助力。
对于淳朴的苗寨人而言,腊肉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记忆。可以对于每一个远在城市的我们,苗家腊肉,是生活最初的滋味。
又到冬至,阳光正好,正是丽江腌制腊排骨最好的时节。
娇子此刻正匆忙赶回,只为记录这里的一切。因为每年此时,每个村庄都变得热气腾腾。人们摆开长桌宴,唱起嘹亮的山歌,是对辛苦一年的犒劳。
丽江腊猪排,是长桌宴上的重头菜。因为每一块猪排,都来自丽江原生态走地猪。它们每天呼吸着山地的清新空气,汲取着山间清甜的泉水,在田野上采食草料,和伙伴们肆意打滚,完全在天然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肉质紧致鲜美。
当地的汉子们细心剔出猪排,再交由贤惠的婆姨用手在排骨四周涂抹食盐,然后用掌心的温热把排骨里外擦透。涂擦食盐的排骨被放入木缸,密封放置于阴凉处。腌制一周后,把所有排骨拿出来挂在通风、不淋雨、不晒太阳且周围有纱网的地方。
30天后,丽江腊排骨肌红脂黄,色泽发亮,保留着最原始的纯粹,闻起来有淡淡的肉香。
对于娇子来说,好的食物,一定包含着温情与良心,也能帮助乡亲们过的更好。对于当地人来说,最好的家常,就是晒着太阳唱着歌,亲朋好友吃着肉。
漂泊在外,有时就算是满汉全席摆在面前,都不如吃上一顿"家常"来得果腹、踏实。"家常"二字最温暖,家常味道最贴心。
物道:使物有悦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