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川米聚: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3.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10. 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14.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 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云雾漫山中。
17. 高耸入云: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21.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3. 锦绣河山: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24. 《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5. 千山一碧:千山一碧:许多山峰都是绿色的。形容绿的范围很广,面积非常大。是描写绿的范围广的词。指众多高山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林,从远处看呈现出碧绿连山的场景。
2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2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9. 重岩叠嶂:嶂是屏障之意,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
30.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1. 《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3. 峰峦叠嶂:指山峰或山峦重重叠叠,高大雄壮,好象直立的屏障一样。
34. 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38. 下临无地:向下望去深得不见地底。形容极其高峻陡峭。
39. 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43. 巍然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44. 连绵起伏: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45. 危峰兀立: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47. 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48. 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53. 层峦叠嶂: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56.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58. 被山带河: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5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1.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2.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5.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68.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7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1. 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77. 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79.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80.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
83.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4.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87.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89. 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9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95.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96. 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