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道理的。
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8. 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1. 《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4.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5.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6.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9.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8.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31. 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3. 《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34.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