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4.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8.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9. 上天仁爱见真情。宋-陈淳《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
10. 仁爱是一种上对下的一种爱,可以是母亲对孩子,也可以是君王对臣子。
12. 县官仁爱吏慈祥。宋-陈造《读师文和郡侯喜雨诗次其韵》
13. 仁爱浃生民。宋-郑达可《满庭芳·肥绽梅红》
18. 仁爱终始被江堧。宋-杨无咎《水调歌头·帝里记当日》
19. 实为仁爱敦。宋-黄叔美《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20.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1. 仁爱佛慈悲。宋-楼钥《约同社往来无事形迹次韵》
22.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3.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4. 仁爱占上风时,新闻才得以变成爱情、真理和美德的传送工具。——威·柯珀
25.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9.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1.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5. 仁爱郑公孙。宋-苏辙《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36.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